基层农商行贷款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层农商行贷款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pdf

基层农商行贷款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层农商行贷款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考验,这使农商行的发展既迎来了新的机遇,更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农商行必须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发展的新要求。信贷业务是农商行的传统主业,如何巩固并做大做强信贷主业,在疫情防控和信贷营销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农商行化危为机的必然要求。传统的线下营销已呈现捉襟见肘之势,如何华丽转身、破茧成蝶,蜕变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线上营销成为了银行业共同思考的话题。一、基层农商行贷款营销面临的实际困境:一是贷款需求相对放缓。受疫情影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产品销售不畅,经营收益大幅度减少,为减少经营成本,索性将原本用作流动资金的款项提前偿还了贷款。另网络直播购物兴起,一些实体工商户干脆关闭实体店,线上销售获客,刨去铺面租金开支后,经营成本降低。一些企业虽已加快复工复产,但由于产业链条总体未恢复“元气”,造成产能有限,流动资金需求量大幅度减少。二是产品服务手段单一。目前,大部分基层农商行仍采用以传统的面对面申请和调查来受理客户贷款申请。信贷授权制度还不够完善、信贷审批链条较长,以及现阶段还未开发出线上移动办贷系统,导致发放一笔贷款耗时仍然较长,手续复杂,资料繁琐,客户体验度不高。加之信贷产品单一,较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信贷营销竞争力丧失。三是信贷文化内涵不足。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可能会给信贷资产带来的后续压力,以及上级行对贷款形成不良责任追究管理日趋从严,部分客户经理或多或少存在惧贷、惜贷心理,为避免日后贷款形成不良被追责,他们宁可少拿工资少放贷,少担责。加之总行对基层支行贷款营销的考核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客户经理的积极性,贷款营销内生动力不足。四是人员群体老龄化。一方面基层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老龄化严重,绝大部分信贷人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事物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甚至不乏过一天少三响的思想存在。当前信贷人员队伍已经严重不适应当前农商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受当前城镇化发展加速,年轻客户不断涌向城市中心,基层乡镇客户群体中老年客户、农村客户较多,这类客户对于互联网金融缺乏信任,更愿意相信拿在手里的存单(存折),造成手机银行等线上应用程序使用率普遍不高,导致基层农商银行很难在线上营销中崭露头角。二、对策建议信贷是我们农商行的核心业务,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后疫情时代,农商银行加快从线下营销向线上营销转变,既是疫情防控的助推,也是未来金融机构获客的大势所趋,只有拥抱新思想、新技术,才能拥有未来。(一)坚守三农定位,回归本源。一是扎实开展农户评级授信。以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为依托,大力推广“整村授信”模式。加强与村支两委的沟通联系,逐户上门采集信息、宣传政策,逐日登记工作日志,建立较为完善的客户经济档案和客户信息库;二是完善信贷营销网。与辖内各行政村村委会建立沟通对接机制,定期组织辖内有经营和消费需求的农户召开座谈会,对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利用传统节假日返乡高峰召开座谈会,然后集中对这些客户进行走访、营销,精准获客。同时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摸清辖内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底数,开展扫街扫铺和园区企业走访,大力营销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贷款。三是加大小额贷款营销。对辖内公职人员、有项目的个体户,摸清其生产经营状况和信贷资金需求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营销10万元以内小额贷款,做到快速对接、及时授信、有需即贷。(二)加大科研投入,转变营销方式。搭上“互联网+技术”的顺风车,以5G为动力、推力、抓力,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平台,快速开发移动办贷、线上办贷应用系统和手机APP。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和钉钉办公等“非接触式”线上金融服务预约渠道,开发线上申贷预约系统,丰富线上获客渠道,实现线上获客、线上办贷和移动办贷,进一步提升信贷服务质效;二是嵌入更多柜面业务,如存单转存、挂失解挂等,做活做巧传统业务,真正让手机银行成为移动的银行、智慧的银行。如此既能吸引客户的注意,让他们从中获得保障利益,也能促使我们的手机银行有效的运转起来,促使客户从客体变为主动主体。(三)创新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服务。一是丰富信贷品种。充分调研市场,主动对接客户需求,农村网点围绕振兴乡村战略,结合乡镇特点,加大消费信贷业务创新,重点开发汽车按揭贷、子女就学贷等个人消费信贷产品,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