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春酒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春酒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1.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春酒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春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蕴。能力目标:通过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亲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课文,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及细节描写。教学难点:研读,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课堂氛围家,是我们远离时永远的回程票。可是,很多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往往是几年、几十年,每逢佳节不得回的。女作家琦君在过年的爆竹声中,就只能把酒话往事,遥寄思乡情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琦君,品《春酒》,话乡思。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春酒中有哪些人或事至今还令琦君魂牵梦萦、难以忘怀?(生答:家家邀饮春酒的无穷情趣,会酒的热闹与喜庆,人情的淳厚与温馨,童年的天真和快乐,母亲的贤惠和慈爱,阿标叔的善良和淳朴……)三、赏读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人情美1、师:在这浓浓的家乡味里,最值得琦君怀念的是她的母亲。(1)文中有一句话,是母亲自己说的,代表着她为人处事的准则,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这句话找出来。(这句话即: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分分寸寸”“留神”体现了母亲做事的认真细心,很有尺度。)(2)那生活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提示:回答时尽量引导学生去品读细节中母亲的不同侧面,每个镜头所蕴涵的美好的母性。2、师:一位具有如此好心肠的母亲,她会培养出一个怎样的女儿呢?课文中童年的琦君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用两个字说说。我们要认识琦君,就必须认真揣摩她的文字。琦君的文字很有特色,很儒雅,平淡中透着一股灵气。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描写童年琦君的精彩之处,同时做好批注。(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几处细节,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纯真的快乐。)小结: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琦君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琦君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3、问:文中除了温柔贤淑的母亲、天真快乐的童年琦君之外,还有谁呢?乡亲们和琦君家里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亲密随和,和睦融洽]从文章中怎么看出的?(指导学生找实际的事例来分析)①花匠阿标叔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最好体现。②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③“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四、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1、师:酒不醉人人自醉啊!作者写春酒仅仅是怀念春酒吗?春酒和家里的母亲、童年的“我”、以及乡亲有具体的联系吗?小结:一坛春酒,贯穿全文,这坛春酒,不就是一颗心吗:是母亲——善良纯朴、坚强勤俭的心;是乡邻——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心;更是海外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春酒中渗透的是难以割舍的家乡味,难以忘怀的人情美啊。2、师:然而,琦君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母亲早已与她阴阳两隔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还能找回来吗?找不回来了,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早已是隔山隔水了。而她想酿出一杯酒,寄托心中无尽的思念,还能酿出原来的味道吗?酿不出来了。此时的琦君,该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啊?——“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齐读结尾,读出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美丽的乡愁。)3、了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常年漂泊他乡的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2006年6月7日,琦君搁下了生花的妙笔。但临终前她一直念叨着:我想回到家乡啊……师:“我想回到家乡啊!”这份挥之不去的美丽乡愁,正是萦绕在琦君心中的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啊!4、师:到哪去找呢?琦君,这个无数次在笔墨间寻觅归乡之路的女子。我们还是在她的文字中去找吧。(抽学生朗读,配乐)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琦君《髻》五、诵读,弘扬传统文化(诗歌中的故乡情结)在琦君笔下,乡情是那一壶春酒,思乡之情,怀母之心,童年之味融入这壶春酒,它道尽作者诗意的心情。我想把这首诗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