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沿河县沙子镇中心完小《土家文化进校园》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博大精深的土家文化就是一部经典的民族教材。开发使用好这部教材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沙子镇是土家文化的聚集地,土家人覆盖了沙子镇土地的90%以上,在这遍土地上生息繁衍,孕育出醇香的土家文化。打造沿河山歌之乡的成名曲《望牛哥山歌》等就出自沙子镇大柒村杯子陀组,走进土家山寨,了解土家族人,就要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和风土人情。现在的《望牛歌》《这山没有那山高》《有位大姐来干场》原汁原味的土家山歌,是学生耳闻目睹、会唱会跳亲切熟悉的内容,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民族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及其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使本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增加,使我们独特的土家文化面临着被遗忘、损坏甚至消失的严重威胁。只有通过有效保护、积极传承和合理开发,才能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牌,构建民族文化产业。生活在灿烂厚重的土家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的青少年,既是土家民族传统文化的承受者,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因此,我们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校园文化的启迪,培养具有一定的土家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土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同学们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热爱土家文化、景仰土家文化,提升对土家民族的认同感。感受到作为土家族后代的那份自信与荣耀,以便今后能更好地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我校本着保护、弘扬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让她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的课堂,使她发扬光大,永保悠久。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拯救我们民族文化只要靠我们自己。我校处于这样一个民族地方,有责任保护和传承土家民族民间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传承,弘扬优秀土家文化,便是我校课题的宗旨。三,研究总目标《让土家文化走进校园》课题,是一个校本教材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师生文化素养提升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课题。我们争取达到“学”有资料、“听”有歌声、“看”有表演、“讲”有故事、“汇报”有成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此,我校以报告会、专栏、课题通讯、网络刊登等形式进行宣传交流,扩大优秀成果的影响和应用范围。四、研究的内容1、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民族民间文化氛围。(1)、把学校风貌装成有土家特色风格。如墙报,专栏等。(2)、全体师生穿土家服饰,全体师生跳土家集体摆手舞和唱土家山歌。2、开展土家文化课间活动。①、成立编导和辅导小组。②、聘请民间师傅(专家)对编导和辅导小组成员进行现场传授和技术指导。③、由编导和辅导小组利用课间活动对学习进行项目编排训练。3、编制相应的道具。4、具体项目:(1)、全体师生齐跳土家集体舞蹈。(2)、演唱土家山歌的《望牛歌》《这山没得那山高》《有位大姐来赶场》等。(3)、表演土家花灯“金钱杆”等(4)、制作土家生活用品。(5)、开展土家特色的游戏活动。五、课题研究的策略。收集或编写土家民俗文化资料,让土家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1、艺体课堂开发校本教材:①、音乐课:教唱土家山歌。教吹土家琐呐、演奏土家八仙。②、美术课:A、识制作土家服饰以及一些图案。B、认识制作土家族生活用品和农具。C、民族绘画③、体育课:A、学跳摆手舞、花灯、龙灯、狮子灯、金钱杆舞等。B、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④、课外活动:全体师生学跳土家校园集体舞等活动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成立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冉启涛(沙子镇中心管理主任)成员:王刚、冉国龙、周德红、何军、张玉奎、侯茂德2,各个成员的要求(1)收集整理资料,且作技术指导,(2)搞好建设项目的预算。(3)制定培训方案。(4)搞好宣传发动。(5)编写校本研究材料等3,研究过程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12年1月—3月)即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发现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4月——6月)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2012年6月“六一”活动演出)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