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组评课发言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数学组评课发言稿.doc

三年级数学组评课发言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数学组评课发言稿小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扩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优点:1、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并富有科学性。本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杨老师在课前安排学生对熟悉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进行了实际调查,为学习新知识积累感性认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再就是在读写小数时,出示的图片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当中的人和物,比如:姚明的身高,手机的长度等,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这节课杨老师先让学生读小数,再让学生写出小数,最后教学小数的意义,一环紧扣一环,清楚明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小数的意义,它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杨老师主要借助了米尺,让学生用手指一指,说一说完整的一句话,比如:1分米=1\10米写成小数0.1米。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认识小数基础,理解小数和分数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关键。在上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在这里通过1分米是1\10米也就是0.1米,1厘米是1\100米也就是0.01米。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小数的意义。4、教师个人素质高,基本功扎实。教师思路清晰,语言简炼,准确,评价及时,具有激励性,面带微笑,非常具有亲和力。下面,对这节课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在总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时,其实这里也是本课理解小数意义的关键,在这里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讨论讨论再回答,效果会更好。或者,老师改变一下提问的方法。当时,杨老师是这样问的: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我们组的老师认为改成“一位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这样就会降低一点问题的难度,学生回答效果也会更好。近期,听了顾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收获颇多。顾老师的课听起来非常朴实,但学生的兴趣却是十分的浓厚。我想这与顾老师在整堂课中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发展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数学知识是分不开的。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小数的初步认识”是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鉴于此,顾老师把教学的切入点放置在了“回放生活场景”、“激活已有经验”上,出示物品价格,让学生在生活元素的切身品读中,形成“小数”表征,建构“小数”概念。顾老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特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知识链:一、通过说超市商品标价中的数来引出课题;二、找找生活中的小数(文具、书本价格等),并进一步说出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三、认识表示长度的小数,并知道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加深对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理解,完成“十分之几米”到“零点几米”和“百分之几米”到“零点零几米”的认知过渡,建立起关于小数的数感。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通过谜语: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长的脖子??(长颈鹿)它的身高是6米9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多少米?并让学生结合今天的知识用十分制给自己在这堂课中的表现打分。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带到了生活中去,又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回了课堂,因此学生也会进一步觉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中很大,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实实在在的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纵观本课,在教学时做到了有扶有放,收放自如,达到认知的迁移的目的。每个教学环节的引入,都注意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的积极探索和交流,提供了有意义的现实背景。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有有意义的接受,又有自己的思考,探索,也有小组内的生生互动。力求让学生能够在“数系统”的大概念背景下感知“小数”、感受“小数”、感悟“小数”。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深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小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