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克和千克的认识.doc

克和千克的认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学案设计找次品导学案学校:彝良洛泽河仓盈小学设计人:魏顺能2013年4月27日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执教人魏顺能学情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等都运用了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化意识。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基础上,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通过多个例题比较得出的,“为什么平均分成三份是最优方案”。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学习目标结合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通过观察多个待测物品时,让学生体会到最优化策论的成因。学习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学习难点通过观察多个待测物品时,让学生体会到最优化策论的成因主要学法游戏,自主感知,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主要教法谈话引导,组织直到课前准备多媒体、记录表、矿泉水计划用时1课时教学案导学过程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及工具学习方法(学生活动描述)导学要点(教师活动描述)学习评价视频导入导入课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视频1、体会雅安地震带来给我们深深地悲痛。2、观看视频,感受灾难给我们的伤痛。1、谈话情感导入2、播放美国“挑战者”在1986年的遇难的事激发学生的对这些重大灾难的悲痛之情。初步认识“找次品”手段和方法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多媒体1、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方法,并探讨出用天平秤的方法来解决。2、独立思考,全班探讨,知道3个物品用秤一次来找出次品。1、创设情境,引导认识有两个物品,有一个是次品应用什么方法思考。2、引导思考3个物品的应怎样秤,怎样思考。通过独立思考,认识用天平秤,来找次品的方法。感知物品是3的倍数的最优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感知物品是3的倍数平均分是最优方案。矿泉水,多媒体1、小组讨论,操作,找出在9瓶里的次品。2、通过观察自己的探究成果,总结出平均分成3分是最优方案。。1、组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探究认识9个益达应怎么分。巡视,指导2、引导总结出平均分成三分是最优的方案。1、学生亲身体会动手操作带来的乐趣。2、能总结出平均分成3分是最优方案。感知物品不是3的倍数的最优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感知物品不是3的倍数的最优方案。矿泉水,多媒体1、小组讨论,操作,找出在5、8瓶里的次品。2、通过观察自己的探究成果,总结出引导总结出不是平均分尽量平均分,有两份是一样的,其余一份只能少1的最优的方案。1、组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探究认识5、8瓶益达应怎么分。巡视,指导2、引导总结出不是平均分尽量平均分,有两份是一样的,其余一份只能少1的最优的方案。总结出不是平均分尽量平均分,有两份是一样的,其余一份只能少1的最优的方案。课堂小结回顾怎样分才是最优方案多媒体谈谈自己的收获引导怎样分才是最优方案回顾总结巩固案巩固练习1、有10瓶水,其中9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2、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找出这盒饼干?学习反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