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名称:绩溪博物馆建筑师:李兴钢项目地点:安徽绩溪项目时间:2009年-2013年建筑设计基于对绩溪的地形环境、名称由来的考察和对徽派建筑和聚落的调查研究。整个建筑覆盖在一个连续的屋面之下,起伏的屋面轮廓和肌理仿佛绩溪周边山形水系,是“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的“绩溪之形”的充分演绎和展现。待周边区域修整“改徽”完成,古城风貌得以恢复后,建筑将与整个城市形态更加自然地融为一体。诗意的内部庭院为尽可能保留用地内的现状树木(特别是用地西北部一株700年树龄的古槐),建筑的整体布局中设置了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既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也是徽派建筑空间布局的重释。建筑群落内沿着街巷设置有东西两条水圳,汇聚于主入口大庭院内的水面。建筑南侧设内向型的前广场——“明堂”,符合徽派民居的典型布局特征,同时也符合中国传统的“聚拢风水之气”的理念;主入口正对方位设置一组被抽象化的“假山”。围绕“明堂”、大门、水面有对市民开放的、立体的“观赏流线”,将游客引至建筑东南角的“观景台”,俯瞰建筑的屋面、庭院和秀美的远山。规律性组合布置的三角屋架单元,其坡度源自当地建筑,并适应连续起伏的屋面形态;在适当采用当地传统建筑技术的同时,以灵活的方式使用砖、瓦等当地常见的建筑材料,并尝试使之呈现出当代感。78910几何与胜景胜景是自然,几何是人工胜景是精神,几何是物质胜景是空间诗兴,几何是空间结构西班牙圣地亚哥当代博物馆——阿尔瓦罗·西扎3.平面组合L形的演变生成两个相交错的L型体量在建筑中央产生一个三角形空间,它是主要的交通枢纽。无论内外,一条纯粹的线被强调出来——三角形的长边联系着的一条长廊。这条位于中央的廊道是建筑布局的控制要素之一。在底层,廊道的南面与门厅、休息厅、咖啡厅等相连,北面则将临时展厅与演讲厅分为东、西两部分。在二层,中央廊道将永久展厅与办公室、资料室分开,两者都成线性要素排列,控制着建筑的边界。除地上的两层的空间外,在地下室中布置了其余的展览空间和服务设施。而在屋顶平台上,还设置了一个雕塑庭院。4.功能流线通过对坡道、踏步、平台的精心组织,形成逐渐升起的“之”字型路线既使场地的地形特征得以表达和延续,又形成了饶有趣味的空间引导。沿街立面上的洞口与坡道将参观者引至高于街面的入El平台,在这里,建筑的南端好像被悬起,留下一个水平缝,透过它,可以看到修道院前的小路、台阶。美术馆的敞向二层高的三角形中庭。中庭的斜上方开有天窗,引进扑朔迷离的光线。门厅的北面通向讲演厅的前厅,讲演厅与前厅之间以坡道联系。由中庭往东经中央廊道,参观者可下到临时展厅。廊道两端的楼梯则将人们带到上层的永久收藏品展厅。参观流线在屋顶雕塑平台达到高潮,在那里,令一个坡道将人们引至高于女儿墙的一个平台上,一副城市的全景图便映入眼帘。5.空间至于内部空间,与以往一样,空间的界面似乎总呈被有意无意的倾斜或劈削,自然光从墙体上被撕开的裂缝或洞口袭人室内,窗户的设置总能照顾到与周围环境的视线联系。而固定于地面的大理石或木制家具暗示着空间的二次划分,明亮、宁静的室内空间为艺术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氛围。简洁大方,白色的内部,简单的装修,局部的开窗,隐藏着若隐若现的光源及安全形式,使得建筑达到西扎追求的静谧感——安静并且沉稳。通过吊顶的使用,使得外部临界在内部得以延续6.造型的处理建筑设计语汇并非拘泥于简单而刻板的几何形式,反而呈现出部分的有机形式。在基本的几何体基础上构成有机形态是非常普遍的处理方法,直线、折线、曲线的精心组织丰富了建筑的表情。在伽利逊当代艺术中心中,连续水平窗的尺寸及位置都加以精心控制,使室内外空间得到视觉上的联系;而坡道不仅联系不同水平面的媒介,而且成为西扎处理地形、组织流线的重要元素,成为入口的标志。与平面相呼应,体量上也是由L形所组合,并且采用一种化零为整的处理方法:美术中心的外形基本上是两个L形体块组合而成,它们在端部适度又开,以便与场地相契合。建筑的主体长方形体量与周边建筑成角度布置,虽没有任何细部的模仿,却与相邻建筑相协调。第二个矩形体量跨座于坡道、平台构成的建筑基地之上,严格平行于街道的界面。两个矩形体量成角度碰撞之后所遗留下的三角形空间设有通高的天光照明,成为整个建筑内在的广场。这些形体精雕细琢,具有强烈的雕塑感。中心的临街立面被切下一块体量,形成一个大致的水平的深口。它暗示了门的意向。洞口的上沿呈一个古怪的倾角,实际上,它与下部的坡道构成影像关系。建筑的南端墙好像被悬起,留下一个水平缝,可看到修道院门前的小路、台阶等。另外,西扎特别注重细部的处理,顶部的竖立的尖锥与教堂的钟楼形成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