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9年5篇山东崂山的导游词2019年5篇山东崂山的导游词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山东崂山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20xx年5篇山东崂山的导游词(一)崂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青岛市区东北端,面积446平方公里,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雄奇壮阔,灵秀幽清,为内地名山所不及。风景区由青岛海滨和崂山两处景区组成。崂山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东南约30公里,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以崂山为主体,地域辽阔,崂山景区景点甚多,可分为六个小区:南线太清宫区,东线太平宫区,中线北九水区。西线华楼宫区,北线鹤山景区和巨峰崂顶区。崂山位于青岛东部的黄海之滨,主峰海拔1133米,是中国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也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一座海拔超千米的高山。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游览、避暑、疗养胜地,全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崂山拔海而立,山海相连,峰雄壑险,水秀云奇,自古被传为“神窟仙宅”、“灵异之府”。崂山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传播地,始于汉、唐,宋元两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清不衰,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道士曾逾千人。至今保存完好的道观尚有10余处。崂山山脉系燕山期花岗岩地貌景观,山石造型奇特。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脊上奇峰突兀,怪石嶙峋,象形石比比皆是,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崂山植物资源和物产也十分丰富,尤以古树名木著称,有汉柏、唐榆、宋朝银杏、元朝耐冬等。此外还有高山杜鹃以及满山遍谷的落叶松和千余种奇花异草。崂山旅游的最佳时节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崂山的特产有崂山矿泉水,崂山啤酒,崂山海底绿石等。崂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尤以“明霞散绮”、“云洞蟠松”等十二景为最。崂山的主要景点有:龙潭瀑与八水河、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八仙墩、太平宫、白云洞、华严寺、百福庵、华楼宫、九水、巨峰、蔚竹庵、塘子观、法海寺。20xx年5篇山东崂山的导游词(二)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等均有记载。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等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点)。本文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每条线上几处主要景观(点),未及介绍的留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味。20xx年5篇山东崂山的导游词(三)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全真道天下第二丛林。道教的“返璞归真”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前濒面海,四季葱茏赛江南。现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有房舍150余间。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