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ZJLJZJ技术交底记录.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次结构ZJLJZJ技术交底记录.docx

二次结构ZJLJZJ技术交底记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ZJLJ-ZJ-19工程名称亳州市博通电子厂编号交底日期施工单位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分项工程名称二次结构施工交底摘要页数,第页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主要材料准备:①煤矸石普通砖:强度等级为MU10,规格采用190×90×53,主要用于±0.000m以上及墙顶斜塞填充。②煤矸石空心砖:本工程所有内外填充墙均采用煤矸石空心砖,墙厚200,强度等级为MU10,非承重煤矸石空心砖的容重不大于10KN/m3,240×115×190。③砌筑用砂浆:本工程设计要求±0.000m以下采用M7.5水泥砂浆,±0.000m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砂子采用粗砂,并过5mm的密目网筛,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7d,严禁使用脱水硬化(冻结)的石灰膏。④混凝土强度等级:构造柱、过梁、圈梁为C25;⑤钢筋:二次结构主要钢筋品种有Ф6、Ф8、Ф10、Ф12、1Ф4,钢筋进场必须经复试合格方可用于本工程。⑥本工程二次结构拉结筋、构造柱纵筋均采用化学植筋施工工艺:植筋采用的结构胶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及相应检测报告。2、主要机具:①机械:双笼施工升降机(每段一台)、砂浆机、搅拌机等。②工具:大铲、刨锛、瓦刀、泥桶、存灰槽、筛子、勾缝条、运砖车、灰浆车、翻斗车和砖笼等③检测工具: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百格网、皮数杆、线坠、水平尺、磅秤、砂浆试模等3、作业条件:①放好砌体墙身位置线、门窗洞口、构造柱等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预检合格。②在主体结构墙柱身上弹出建筑+1m水平控制线,立好尺杆。③采用后植筋施工的拉结筋、构造柱纵筋已进行拉拨试验、位置高度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④配制异形尺寸砌块(同材割制);砂浆、砼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试模。⑤填充外墙施工时,外防护脚手架应随楼层搭设完毕,墙体距外脚手架间的间隙应设置水平防护,防止高空坠落。内墙已准备好工具式脚手架。⑥砌筑部位(基础或楼板等)的灰渣,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⑦随砌随搭好脚手架;垂直运输机具准备就绪。二、二次结构砌体工程相关构造设计要求:1、按设计要求所有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柱墙间的拉结钢筋,除应按建施图中填充墙的位置按墙的构造要求预留窗台板、过梁、圈梁拉筋外,尚应沿柱墙高每隔500mm在墙宽范围内植2Ф6拉筋(墙厚100时为1Ф6),本工程抗震设防为6度,拉结筋全长贯通。采用后植筋施工工艺时锚入结构混凝土长度不小于90mm。2、按设计要求本工程填充墙应按建筑图所示位置,在墙端部、拐角、纵横墙交接处均加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长超过墙高的两倍或者8米或者墙端没有钢筋砼构造柱的一字墙,或水平长度小于1米,高度大于3米的窗间墙应在墙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应加密设置,构造柱间距不大于4米。构造柱断面凡未注明的均为GZ1,其上下端均应锚入顶板梁或过梁内,当采用植筋的方法施工时,甩出部分应满足500mm搭接长度,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3、当填充墙的高度超过4米时应在半高处增设腰梁200×200mm,4Ф10,Ф6@2004、本工程过梁设计要求未注明的统一按下述处理(L=洞宽+500)1)、当洞宽≤1m时,采用现浇过梁,梁宽同墙宽,梁高=120mm,纵筋4Ф10,箍筋Ф6@100。2)、当1m<洞宽≤1.5m时,采用现浇过梁,梁宽同墙宽,梁高=150mm,纵筋4Ф12,箍筋Ф6@150。<洞宽≤2.4m时,采用现浇过梁,梁宽同墙宽,梁高=180mm,纵筋4Ф12,箍筋Ф6@150。5、本工程窗台按砌体设计要求应设置混凝土压顶,底层窗下压顶做200mm厚C25混凝土压顶,通长配筋4C12,箍筋C8@200;楼层窗下压顶做200mmC25混凝土压顶,通常筋4C12,箍筋C8@200作法详下图:6、当填充墙墙肢长度小于200mm时,改为现浇混凝土,竖向设置2Ф10纵筋,并每隔500设2Ф6拉结筋与主体结构柱墙连接;7、砌体施工时应注意的技术要点:①构造柱钢筋绑完后,应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②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前,应将柱根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压力水,中洗,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③设计要求:填充墙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由上而下逐层砌筑,防止下层梁承受上层梁以上的荷载。本工程考虑工期要求,主体结构模板拆除后在相应楼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即须要插入填充墙砌体,但不得砌至梁(或板)底,须在每层墙顶留出不小于200的空间,待砌砌体沉实(约一周时间)后,由上而下,逐层用斜砌法,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板、梁间的空间顶紧砌满,逐块敲紧、填实。在构造柱处,墙体中应按要求留好拉筋,同时留好马牙槎,且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应有拉接,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