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十年前,学雷锋,演雷锋沈承宙五十年前,二十二岁的雷锋牺牲了。五十年后,人们依然在纪念雷锋,学习雷锋,呼唤雷锋归来,呼唤雷锋再生。有一首歌唱了五十年,叫做“唱支山歌给党听”:“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是雷锋的1960年的一篇日记。著名作曲家朱践耳为雷锋的诗篇谱了曲。从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首唱到今天,整整五十年了。还有一首歌,也唱了五十年,叫做“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今天,再一次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是因为多年来经济大潮的冲击,多年来精神文明的缺失,迫使我们清醒,必须建立一座高尚道德优秀品质的钢铁长城!我们的莘莘学子们,不能只知道王力宏、周杰伦,他们只能是娱乐的、时尚的“偶像”;我们更应该知道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他们才是学习的榜样。因为雷锋精神的普世价值,所以雷锋已经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近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洋雷锋。许多外国人,在中国,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做着像雷锋一样的好事。美联社在一篇报道中说,“学雷锋无国界。”美国西点军校一名学员在毕业论文中写道:“我最尊敬的将军是巴顿,我最尊敬的战士是雷锋。”在讲雷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藏北高原的那曲,在那个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驻扎着一支守卫边疆的解放军部队。战士们曾经在那里种过一批树,但是,没过多久,全部死了。那里除了冰雪,什么都没有,空气非常稀薄,被称为生命的禁区。曾经有过几名服役的女兵,但是不到两年,都撤离了,因为那里更是女人的禁区。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坚守者一位女军医彭燕,她已经在那里服役好多年了。有过十四次机会可以离开,彭燕都放弃了。她说:“藏北高原需要我。那里的藏族妇女很害羞,不愿意让男医生为她们看病,我留下来,可以为她们服务。”她有一个三岁的孩子,一直是外婆带着,从不知道妈妈是什么样子,一听说妈妈来了,不会往门口跑,径直跑到电话边,因为在孩子心目中,妈妈只是一个声音,只是一个从电话里传过来的声音。高原上日照强烈,加上终年劳累,战士们都显得又老又黑。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战士回家探亲,进了家门叫了声儿子的名字,没想到儿子礼貌地向他鞠了一躬,叫了声“爷爷。”我们在这里和平地、和谐地生活,可以幸福地和亲人欢聚一堂,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彭燕那样,像儿子见了不认得爸爸却叫了一声爷爷的解放军,在为我们默默地做着奉献。这是什么?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就是雷锋精神。1940年,雷锋出生在湖南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雷锋的爷爷,和《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的命运十分相似,在雷锋三岁那年寒冬,因为地主逼债,爷爷贫病交加,竟在年关时节悲惨死去。父亲被日本鬼子抓去做苦力,遭到毒打,口吐鲜血,不治身亡。哥哥十二岁当童工,劳累过度,得了肺结核,1946年也死了。小弟弟活活饿死在妈妈怀里。妈妈受尽凌辱,悬梁自尽。在不到四年的日子里,五位亲人相继离去,雷锋成了孤儿。雷锋上山砍柴,被地主婆夺去柴刀,在他手上连砍了三刀。解放了,雷锋告别了苦难的童年。雷锋上学了;雷锋当上了鞍钢的工人;雷锋参军了;雷锋入团了,入党了,立功了,当上了副班长,班长;当上了抚顺市人大代表……在充满阳光的新生活中,,雷锋发扬“钉子精神”,刻苦地学习。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地拧在共和国的“机器”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把节约下来的津贴,寄到农村,寄到灾区;他帮助过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他在日记中写道:“有人说我是‘傻子’。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的。”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二十二岁。时间过得真快,五十年过去了。今天,2012年3月5日,天气晴朗,春风拂面,我要到武汉艺校去和同学们共叙学习雷锋的往事。我想起,每年3月5日,许多解放军驻地门口,或是医院、工厂、学校门口,会拉起“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横幅。解放军战士在马路上义务为人们理发;医生在马路上为行人义务量血压,作健康咨询;工人在马路上义务为市民修理家用电器,修理自行车;教师在街头义务为中小学生解答学习的疑难……想着,想着,仿佛回到了五十年前,我们学雷锋,演雷锋的那些日子。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以及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领导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人民日报发表了雷锋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那时,我是武汉歌舞剧院歌剧团的团支部书记。我们支部当天就组织了团员青年学习,大家都被雷锋的事迹深深地打动。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