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x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精品多篇)【摘要】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2.具有认真观察和探究仿生的兴趣。知识与技能:1.初步具有模仿生物的构造或功能进行发明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2.意识到动物、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教学准备:1.供课堂观察用的茅草的叶、苍耳的果实(或其他植物),放大镜等工具。2.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讲述: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2)提问: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锯子?(发现茅草——观察茅草——产生联想——大胆尝试——发明锯子)(3)交流:我们在树林、在野外有过类似鲁班的经历吗?哪些植物容易划破和刺伤我们?哪些植物容易粘在我们的衣服上?(4)我们也像鲁班一样,来认真研究我们身边的这些植物。2.观察容易划破和刺伤人、容易粘衣的植物的特点。(1)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观察材料和必要的观察工具。(2)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发现。(3)交流。(4)讨论:我们观察了这些植物的特点,能产生哪些想法呢?3.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的发明。(1)讲述: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了许多物品。你们知道这样的例子吗?(2)用课件或图片展示: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3)小组讨论:图中这些新技术分别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研制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4)根据以上发明的实例,你认为在生物启示下进行发明创造要经过怎样的过程?(5)讲解: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通常要经过以下过程:明确需要:在生产或生活中,为了完成某种工作,需要具有什么功能的工具或设备。寻求启示:通过观察或在无意中发现,某种生物的构造或功能与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很相似,在这种生物的启示下提出发明的设想。设计制作:根据发明的设想精心设计,根据设计试制出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实验定型:经过反复实验、修改,完成发明。4.课外活动。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构思一件科技创新作品。第二课时1.指导学生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创新设想。(1)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画科技作品设计图。(2)交流、展示:我设计的是什么?它是仿造什么生物的特点研究的?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设计可能很富有想象力,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要鼓励和保护,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成一件科技小作品除了有创意之外,还要考虑实用和可行性。)(4)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小发明作品,供学生学习借鉴,讲解常见的`创造发明方法。2.指导学生完善科技作品设计方案。(1)修改完善设计方案。(2)组内交流方案。3.制作科技作品。一件科技作品的制作往往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继续探索、完成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板书设计:7茅草与锯子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作业设计:填空:1、锯子是()在()的启示下发明的。2、飞机是受()的身体构造和特点的启示而发明的。问答: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受生物的什么启示而发明的?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篇二【教材简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初步感受了生态平衡的意义。这一课学生将把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小生态和模拟生态扩展到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环境,通过扩展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学生们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学情分析】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会怎样互相影响,产生怎样的变化。通过探讨,学生们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物群落。科学探究目标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分析推理思维,对生态失衡以及沙尘暴的成因进行分析。难点:合理地分析与推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鹰、兔、草平衡关系的小视频,一盆装有沙土的盒子,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