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卷.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卷.pdf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卷.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题;共2分)1.(2分)(2019·江西模拟)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C.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和成功做法,与国外相比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考点】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6分)2.(6分)(2019八上·椒江期末)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文化的(zī)养、城市的肌理,如同一本古书,而建筑是凝固的文字,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椒江区坚持突出本地特色,前(zhān)谋划,科学布局,使历史文化街区与山海水城相______相映。章安古郡、海门卫城、葭沚老街……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是椒江这座古老而年轻的滨城延续的文脉,我们借此读懂椒江这座城。“粉墙黛瓦曲巷,小桥流水人家,吾心安处即故乡。”(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īzhān________养前________谋划(2)填入文中“______”最恰当的一项是()A.溶B.融(3)划线字“曲”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qūB.qǔ【考点】三、名著阅读(共1题;共7分)3.(7分)(2020七上·岐山期末)名著阅读。精读与跳读是我们阅读文学名著时经常使用的读书方法,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读了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的故事,请你说说孙悟空借芭蕉扇遭到拒绝的原因。【考点】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8分)4.(8分)(2020九上·洛宁月考)古诗文默写。(1)________,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岳阳楼记》)(2)见余大喜曰:“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3)在《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4)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多愁善感的诗人对此感受尤其深刻。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婉的喟叹;“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两句运用典故,既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友的感情,又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考点】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5.(10分)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___________的情态。(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考点】六、课外阅读(共1题;共13分)6.(13分)(2017九上·东昌府月考)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兖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注】①宄(guǐ):坏人。(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谢之谢:道歉B.监试者异之异:认为……奇特C.除成皋令除:任命、授职D.朗躬巡视。躬:弯着腰(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②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3)下列对人物分析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