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顾诵芬的作文素材顾诵芬的作文素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是不是很多人听到作文就头大?建议大家一定要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好习惯。那么,你知道怎样积累作文素材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顾诵芬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分享。顾诵芬事迹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飞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开拓者,是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飞机设计大师。歼8、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并培养了一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1986年至今,先后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第二届、第三届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第四届主席团成员。顾诵芬事迹材料:冒险升空解决战机隐患20世纪60年代中期,超级大国已拥有两倍声速战斗机,而我国却没有与之抗衡的装备。因国际形势突变,引进途径被堵死。形势逼人,唯有独立研发。1965年,歼8战斗机项目启动,这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架双发高空高速歼击机。项目启动初期,总设计师黄志千执行公务期间,因飞机失事遇难,顾诵芬与其他几名骨干临危受命,组成技术办公室接过了总设计师的重担。“那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一定要研制出我国自己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中国航空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刘鸿志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为尽快完成飞机设计,技术人员工作在简陋的车间地下室,睡在临时搭成的双层通板铺,饿了啃口凉馒头,困了趴在图板上打个盹儿,醒来继续干。就这样,将全机11400多个零件、1200多项标准件、几万张A4图纸一笔笔画出。1969年7月5日,歼8首飞成功。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歼8出现强烈抖振,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歼8能否实现超声速飞行。顾诵芬知道,这是气流分离的问题,但不知道症结的具体位置在哪。当时没有高清摄像设备,他想出一个“土办法”——把毛线剪成十几段,贴到飞机后机身和尾翼上,当颠簸发生时,让飞行员拍照观察是哪些毛线在动,但拍出的照片还是看不清楚。顾诵芬急了。1978年,已接任总设计师的他决定,亲自乘坐歼教6上天,对歼8进行等距离、等速度的观察。“他丝毫不顾过载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让所有在场同志十分感动。”当时驾驶歼教6的试飞员鹿鸣东回忆说。3次飞行后,顾诵芬终于发现了歼8抖振的症结所在,并带领团队“干掉”了问题。此后,他又接连攻克了跨音速机体振动、发动机频繁停车、机体温度过高等技术难题,为歼8的最终设计定型作出了突出贡献。1979年底,歼8正式定型。庆功宴上,滴酒不沾的顾诵芬喝得酩酊大醉。很快,顾诵芬又被任命为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他也因此成为航空工业首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组织和领导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4年时间,就让歼8Ⅱ飞机实现了首飞。1985年11月,歼8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00年,歼8Ⅱ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出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一直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捍卫中国领空长达半个世纪,成为中国航空人自主研制的一代传奇。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共选用新成品185项(占整架飞机成品的40%)、新材料41项、新工艺20项,诞生了大量创新成果;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事迹:“炸”出的飞机梦1930年,顾诵芬出生于有着“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美誉的苏州顾氏家族。因排行为“诵”,他的父亲——著名国学大师顾廷龙先生取西晋陆机《文赋》名句“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为其取名“诵芬”。生长于这样一个溢满书香的世家,顾诵芬是如何与航空结缘的?“轰隆隆——轰炸机从我家上空飞过,爆炸所产生的火光和浓烟仿佛近在咫尺,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时隔80年,顾诵芬对日军轰炸的那一幕仍记忆深刻。那一年,顾诵芬7岁,是燕京大学附小的.一名小学生。那一天,“造中国人自己的飞机”这个念头,深深扎根在顾诵芬心中。随父母来到上海后,顾诵芬便开始自己看着书做航模。从科学杂志中,他知道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模型制造方法,慢慢对“搞飞机”有了兴趣。考大学时,他同时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录取,后遵母愿,1947年入读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5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接到命令,航空系全体应届毕业生3天内赶到北京报到。告别依依不舍的母亲,顾诵芬和同学一起奔赴北京,投身中国刚刚起步的航空事业。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