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鸿朗****k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问题聚焦核心素养体现1.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2.说出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及季风。2.结合具体气候类型的特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的形成、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2.形成和分布3.影响我国的高低气压中心季节气压中心性质影响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的源地之一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暖空气的源地之一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显著二、季风环流1.季风:指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的风。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3.典型地区: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原理(1)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2)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2.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气候特点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影响气候的其他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一、判断题1.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2.夏季对我国天气影响最大的是印度低压。()3.南亚夏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带控制。()5.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答案:1.×2.×3.×4.×5.√二、选择题读世界局部季风示意图,回答6~7题。6.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能是()A.1月左右B.4月左右C.7月左右D.11月左右7.此时,北半球被大陆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东亚地区吹东南风,南亚地区吹西南风,均为夏季风,因此此时最可能是7月左右。第7题,夏季,亚欧大陆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答案:6.C7.A8.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A.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答案:C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关于a、b两地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A.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0.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季风影响下当地温和湿润B.b季风影响下当地高温干燥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解析:第9题,据图可知,a为东南风,A错误;东南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而形成,B错误;b为西南风,C错误;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形成的,D正确。第10题,a季风、b季风均为夏季风,在其影响下的天气高温多雨,C正确。答案:9.D10.C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北半球1月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北半球7月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1)材料一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切断了____________带。该气压中心是怎样形成的?(2)材料二中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切断了____________带。该气压中心是怎样形成的?提示:(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1月,北半球为冬季,亚欧大陆上气温较低,气流下沉,空气聚积形成高压。(2)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7月,北半球为夏季,亚欧大陆上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引起海陆气压中心的变化。①冬季大陆降温较快,气温比海洋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海洋气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②夏季大陆增温较快,气温比海洋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海洋气温相对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2)分布:不同季节,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形成不同的高压或低压中心。①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切断。②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