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9.1非关税措施(cuòshī)概述非关税壁垒与关税措施(cuòshī)相比的明显的特征:(一)有效性。(二)隐蔽性。(三)歧视性。(四)灵活性。9.1.2非关税措施(cuòshī)的类型9.1.3进口配额(pèié)及其经济效应1.绝对配额(AbsoluteQuotas)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允许进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又有三种(sānzhǒnɡ)方式:⑴全球配额(GlobalQuotas;UnallocatedQuotas)。⑵国别配额(CountryQuotas)。⑶进口商配额(ImporterQuotes)。2.关税配额(TariffQuotas)对商品的进口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配额以内(yǐnèi)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关税配额措施的显著特征是它拥有两个调控手段:一是配额数量,二是配额内外的税率。三种形式9.1.4“自愿”出口(chūkǒu)限额9.1.4.2采取自愿出口限额措施(cuòshī)的原因9.1.5常见的其他(qítā)非关税措施简释从与进口配额的关系(guānxì)上看,进口许可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定额的许可证,一种是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按照进口许可的程度来分,进口许可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公开一般许可证,一种是特种进口许可证。9.1.5.2对外贸易(duìwài-màoyì)国家垄断制9.1.5.3歧视性的政府采购(cǎigòu)政策9.1.5.4各种(ɡèzhǒnɡ)国内税9.1.5.5最低限价9.1.5.6设置(shèzhì)海关障碍9.1.5.7外汇管制9.1.5.8预付进口(jìnkǒu)押金制9.1.5.9有秩序(zhìxù)的销售安排9.1.5.10服务(fúwù)贸易壁垒关于“劳工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精确的定义。总的来讲,它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公约或核心标准构成,主要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如结社自由权、罢工(bàgōng)权、集体谈判权)、人格尊严(如禁止强迫劳动等)、禁止劳动歧视(如男女同工同酬、禁止就业和职业方面对不同种族、肤色、宗教等的歧视)、下一代成长(规定准许就业的最低年龄标准以及禁止童工劳动)、工人工作条件(如工作环境要符合健康安全的标准)等有关人权方面的问题,以及与贸易效益相关的社会福利待遇标准(如制定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工人的合理收入、维持工人的基本生活等)。9.2反倾销壁垒(bìlěi)9.2.1.2反倾销手段(shǒuduàn)逐渐被滥用9.2.2反倾销的条件(tiáojiàn)与程序9.2.2.2反倾销的程序(chéngxù)9.3绿色(lǜsè)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运用和泛滥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原因:1.全球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为“绿色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机。2.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需求”的扩大,内在地推动了“绿色壁垒”的形成。3.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是“绿色壁垒”存在的直接原因。4.市场矛盾的尖锐、发达国家谋取经济利益的目的(mùdì)是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而WTO在环保规范方面的缺陷又助长了绿色壁垒的泛滥。9.3.1.2绿色(lǜsè)壁垒的特征9.3.2绿色壁垒(bìlěi)的表现与实践9.3.2.2环境配额(pèié)制度9.3.2.3环境(huánjìng)许可证制度9.3.2.5环境成本内在化制度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认为,某些生产、营销活动污染空气和水,恶化环境资源,甚至造成跨国境或全球性环境问题,然而这些环境资产的价值往往在出口生产和国际贸易中被忽略不计。由于出口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不包含或不反映其全部环境成本,国际贸易的开展可能加重市场失灵而使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必须将这种由于市场失灵导致(dǎozhì)的消极的外部经济效应“内部化”,即内在化到出口商品或劳务的真实成本中,以便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所谓(suǒwèi)绿色包装也称环境包装,目前对此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明确的范围,通常人们认为绿色包装是指包装材料节省资源,用后可以回收利用,焚烧时无毒害气体产生,填埋时少占地,并能生物降解和分解的包装。绿色环境(huánjìng)标志和认证制度9.3.3绿色壁垒(bìlěi)的影响9.4技术性贸易壁垒(màoyìbìlěi)9.4.1.1技术(jìshù)法规与技术(jìshù)标准9.4.1.2包装和标签(biāoqiān)要求⑷向生产包装材料的企业征收原材料税。若包装材料使用(shǐyòng)自然资源,需要负担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