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0.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历史地理 0.doc

历史地理0.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九章重点知识第一节;长城的兴筑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压力1.长城的兴筑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东亚大陆特殊环境的产物。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气候。2.冷兵器时代,面临北方的边防问题,修建长城,长城集城防、运输、通讯为一体,并且以后的统治者都乐此不疲修建长城。3.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主要靠刀剑等后来用到火药、大炮等,但长城都起到了消耗迟滞敌军,争取时间,可以作为返攻的基地。4.中国历史上并不因为长城在军事上难易逾越二有效阻止游牧民族南下,历史上有众多的游牧民族跨越长城。5.从军事上看,长城很容易被敌人重点突破。6.历史上长城在政治意识和军事战略上功不可没。明代长城路线走向基本与400毫米降水线重合。第二节;冷兵器时代重要关隘的发展变化1.中国历史上关隘的功用;作为交通枢纽和在军事上控制出入,也具有经济上收赋税等功能。2.我国重要关隘的介绍。学者论著史念海《中国历史纲要》(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988年版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曹玉忠;《中华名关》,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习题下列哪个朝代的长城路线走向基本与400毫米降水线一致()汉代B.唐代C.明代D.清代名词解释;函谷关简答题;列举著名的关隘并说明他们分别在哪个省份?参考答案1.选C2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是历史上今河南地区与陕西地区交通的重要的关隘。战国和秦代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市西,东有崤关,西有潼关,有路如槽,深险如函,故名函谷。3.答;居庸关:古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玉门关:古代关隘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嘉峪关:古代关名。在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此关南屏祁连山,西北靠嘉峪山,两山夹峙,北大河横贯其间,为古代肃州(今甘肃省洒泉市)西北门户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仙人关:古代关隘名。在今甘肃省徽县东南。阳关:古代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雁门关:古代关名。又称西陉关。在今山西省代县城西北雁门山腰。与附近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平型关:古代关名。在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娘子关:古代关名。又称苇泽关。在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晋、冀两省交界处。潼关:古代关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鬼门关:古关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西。镇南关:古代重要关隘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下关:古代关隘名。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秦皇岛市区东部15公里处,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城东。和潼关、萧关、大散关被称为秦之四寨。关东崖悬壑深,狭窄难行,险阻天成。秦末刘邦取此道入关,灭掉了秦王朝。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县南大散岭上。此关扼南北交通要道,是秦、蜀往来的咽喉,为历代兵家必外之地。宋时吴玠、吴鳞兄弟率军扼守此关,打败金兵多次进攻。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战国时秦置。因山谷悬崖峭壁,深险如函,关在谷中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为函谷。此关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瞿塘关: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瞿塘峡西口。大胜关: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大胜关村。独松关:在今浙江省安吉县南独松岭上,为南宋时所筑仙霞关:古代关隘名。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南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