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分类:__________净化、__________净化和__________净化。3.不同类型水体自净能力的强弱:__________水>__________水>__________水。4.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的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__________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5.水污染二、水体污染现象1.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2)危害①__________迅速繁殖,出现“水花(水华)”或赤潮。②湖中植物因__________受阻而死亡。③因藻类本身有毒,及其残体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溶解氧,使__________大量死亡,使_______________遭到严重破坏,湖泊演变成沼泽。2.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__________、加工、__________。(2)危害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__________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②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的____________,并阻碍海藻的_______作用,沉降到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③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__________,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1.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2.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不同种类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其具体区别及原因如下表所示:河道中不同位置水体的净化作用河道中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如下表所示: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根据题干要求回答(1)~(2)题。(1)下列天然水净化作用中,属于化学净化作用的是()A.混合B.沉淀C.分解、凝聚D.微生物的氧化、分解(2)不论哪一种水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若排入的污染物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①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②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③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④造成水质恶化⑤使水生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1.水体污染的类型根据污染物的差异,可以把水体污染分成不同类型,具体对比分析如下:类型类型2.水污染的防治形成赤潮的条件易形成赤潮的条件主要包括:(1)气候条件:气温越高,越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2)环境条件:环境污染,如化肥大量施用,灌溉冲刷出的废水中含有营养元素(N、P),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营养盐类,这些废水通过江河汇入大海,造成海水富营养化;(3)生物条件: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4)水域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一方面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另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解析:第(1)题,图中b表示供水系统利用后受污染的水体被收集起来;a表示的是废水经过处理,一部分进入供水系统被循环利用,另一部分被排放出去,进入区内水体的循环系统。第(2)题,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是增大城市供水量的可取措施。第(3)题,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说明水体受到污染,有机质含量高,且与其他水体交换量小,可通过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来净化水质。答案:(1)A(2)C(3)A1.教材思考点拨:(1)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氮、磷等营养元素。(2)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太湖流域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3)太湖富营养化会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日益简单,并影响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2.教材思考点拨:(1)该事件是“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触礁后,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2)污染直接导致300万只海鸟丧生,同时对海区的浮游生物、海洋鱼类、海洋兽类、底栖动物的生存均造成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