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随笔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教学随笔精品多篇.docx

数学教学随笔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教学随笔精品多篇寄语:数学教学随笔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教师教学随笔篇一一、课堂上老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但其实,新教材的内容更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难点,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自己看书探究,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更要讲得精,更要善于引导,放手之前要先看学生的水平如何。比如现在我教的有两个班的学生,其中一个班的同学很活跃,设置问题就不能太放手否则课堂就会成为菜市场,毫无章法;而另一个班的学生比较安静,我们得让他们有话讲,适当地设置幽默环节否则课堂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比较理想的教法是老师一定要担好引导者的“职责”,引导思维活跃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而对于沉闷的课堂,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经常采用各种提问方式去激发学生表现欲望。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成为一名教师,光有爱心还远远不够,爱心只是是作好称职老师教好书的前提。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要作一个好老师,不仅要能得学生心,还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无论是工作还是学识上都应该让学生佩服,这样学生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才会甘心听从你的教导,才会喜欢上你的课。老师对学生的承诺一定要做到,比如学生那里收缴到的一些小物品,一定要在承诺的时间内归还,否则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对老师没有信任感后,无论你实施的什么制度和提出的建议,学生会容易产生抵抗情绪,管理和教学工作就很难开展。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管理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这样在时间的支配和知识上的引导,我们都能尽在掌握。上课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我经常让学生做到“三动”既多动脑、动口,动笔,拿着笔上课,改掉部分学生把手放在口袋里上课的不良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违纪,应亲自参与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给班主任,否则威信只会建立在班主任那里,次数多了,学生只会厌烦你。四、学生的作业检查要落实除了每天上交的作业纸作业以外,对于练习册和一些辅导作业,检查任务就交给小组长和科代表,我在班上成立了数学兴趣小组,确定小组长,由小组长来检查,小组长的作业由科代表来检查。数学教学随笔篇二“粗心、粗心,又是粗心?你看,连9+3都算错,难道不是粗心吗?看来口算没有过关。”这是粗心吗?口算训练对数学教学重要吗?口算就算在高科技的今天,在社会生活仍广泛应用,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不过关,笔算、估算的效果也不会让人满意。那么,现在的学生口算普遍存在什么问题呢?怎样引导学生过好口算关呢?一、口算存在的问题通过近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之后发现:平日里,班里有的孩子数学作业错误多,做作业的速度特别慢,每天的数学家庭作业花费时间较长,有部分学生认为口算易学、好学,以为一听就会,不肯动脑,不肯下功夫,表现态度不端正、马虎审题,敷衍了事,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就做答,计算马虎,似是而非,张冠李戴,计算不细心,简单计算也频频出错,验算检查不耐烦,算完题目要求就完事,计算结果阴差阳错,经多次检查,口算错误率让人吃惊。头号原因,大家的回答几乎都是同一结论“粗心”。也有些家长们先总认为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做作业不细心,或许孩子大点了自然就能好一些。错误的原因单纯是粗心吗?孩子大点了就能自然的好吗?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有客观、有外在也有内在。口算是一种能力,能力是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提高的。1、主观原因,口算要通过观察或听觉、感知、注意、记忆、反馈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才形成。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的通病往往是:(1)观察比较笼统,把“+”当成“×”,把“—”当成“+”等。(2)感知事物不精确,把相似的数写成另一个数,如3当8,6写成9,325写成235等。(3)注意力分散,人在计算,心却玩耍。(4)记忆失败,如进退位加减中忘了进位上的数或退位等现象。(5)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学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练习要求。2、客观原因,某些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把学习当成是家长或社会的任务,对学习、作业有厌恶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不爱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口算能力就会越来越差。3、外在原因,部分学生认为口算不用学也懂,或者只要掌握方法就行了,平时懒练习,嫌麻烦,觉得枯燥无味,没啥意思,平时算错点儿没关系,抱着侥幸心理自己安慰自己只要“我”考试时细心就行了。4、内在原因,学习习惯差,有些学生口算时不加思索,急于抢答,信口乱说,作业分散精神,书写马虎,算后懒得检查验算。5、教学原因,(1)对20以内加减口算是否抓得过关;(2)学生对乘法口诀是否熟练;(3)是否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4)教者是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