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的、、以及的自然科学。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1)创建人:(英国)、(意大利)(2)内容:物质是由构成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意义: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发现人:(俄国)(2)作用: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物质是由组成的。如碳酸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的变化。一般指形状大小的改变和三态之间的转变。2.化学变化:的变化,又叫做。3.本质区别:。(这是判断变化类型的依据)。4.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有化学变化。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的性质。如:、、、、、、、性、性、性、性、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如:性、助燃性、氧化性、性、稳定性等。正确闻气体的方法:。(切不可把鼻孔凑到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4.物质的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反映物质的性质。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分三层:、、(焰的温度最高)2.检验产物:H2O:将罩在火焰上方,看。CO2:滴加,振荡,看。3.熄灭后:有产生。点燃它,若蜡烛复燃,说明白烟的成分是。4.实验结论:蜡烛燃烧的过程既有变化又有变化。燃烧后的产物是和。5.石蜡燃烧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二、对比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实验1.相同点:都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同点: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CO2和H2O的含量。2.呼吸过程的文字表达式:3.检验气体的方法(1)鉴别O2:将,若,则证明。(2)鉴别CO2:将,振荡,若,则。(3)鉴别水蒸气:对着干燥的玻璃片,若有水滴(或水雾)出现,证明有水蒸气。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化学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瓶。②取用方法:粉末状药品——用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药品——用(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瓶(或滴瓶)。②取用方法:瓶塞放;标签向着;瓶口试管口慢慢倾倒;试管略。3.量筒:①量筒上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应与。误差分析:俯视时读数,液体实际量;仰视时读数,实际量。4.取用药品时做到“三不”:不、不、不(正确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固体只需即可。剩余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禁止;必须用盖灭酒精灯,禁止;用扑盖灭火。②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对物质加热用。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1)给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试管里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倾斜,与桌面成;先再固定加热,加热用,试管口不可。(2)给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试管口倾斜;先再固定加热,加热用。3.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烧杯、烧瓶、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要垫使其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坩埚。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漏斗。三、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先将,再,若,说明装置不漏气。四、仪器的洗涤:1.废渣、废液倒入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2.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也。3.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要晾干。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78%)、(21%)、(0.94%)(0.03%)、(0.0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2)实验现象:①;②。(3)误差分析: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②;③;=4\*GB3④导管中事先没有加满水。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的物质。例如:空气、溶液、合金等。纯净物:由的物质。例如:水、冰水混合物、水银等。4、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1)氧气: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氮气:作和(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制造的重要原料、液氮冷冻。(3)稀有气体(、、、、、等的总称)化学性质:。重要用途: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