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授课人:孟婷授课时间:2011年5月授课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在不同地域、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结合本地区的乡村集市、喜庆节日、庙会灯会等传统民间活动,评述如何借助民间艺术来传达民俗文化,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设计民间美术作品。教学目标: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多方面的展示欣赏,使学生认识和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增强对民间美术热烈、质朴、纯真地艺术感受。认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运用高纯度的原色形成强烈鲜明地对比,体会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风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创造艺术造型,自觉运用色彩搭配规律,设计创造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各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教学难点:具体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对比表达热烈、豪放的情绪情感的。指导学生如何把自己喜欢的艺术形象设计成具有民间形象的艺术图案,并用民间美术的色彩进行装饰。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民间美术作品图片及实物等。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实践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活动:选两、三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喜爱的民间美术作品,并说明作品从何而来?为什么喜爱它?尝试分析说明。(检查学生收集带来的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同学们今天带来的工艺品的确非常漂亮,你们想更深入地了解它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民间美术的学习。(板书课题)(肯定学生的表现及美术作品的独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欲望,从而引出本课课题。)讲授新课。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人民对民间生活美好的愿望。今天,同学们带来的民间作品很多,很丰富,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民间美术品都有哪些种类呢?(板书)生:丝织、泥塑、刺绣、剪纸、布艺等。师:挑选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总结评述。如:玩具。包括泥塑玩具、布玩具等。(重点介绍:陕西凤翔泥玩具)编织刺绣。(重点介绍:手工编织挂毯)剪纸。(重点介绍:河北剪纸)以上这些民间美术品有些纯是为了美术化生活而制,但大多是集装饰与实用为一体的。(多媒体展示民间美术图片欣赏。)讨论一: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花卉、动物、人物等。猜猜看: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大多数的艺术造型都有深刻的内涵。如:(多媒体展示)“福”为什么要倒过来贴?“瓶插牡丹”、“娃坐莲花”、“蝙蝠和桃子”、“鲤鱼”“龟鹤”分别代表了什么?生:回答(略)。讨论二:民间美术作品有什么明显的特点?(板书)造型:形象古拙、概括。抓住客观形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的取舍、夸张、暗喻。民间美术作品中色彩搭配又有什么特点?(板书)色彩: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艺人提取高纯度的颜色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鲜艳夺目,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问题一:回顾上学期讲到的色彩知识,请学生回答三原色。生:红、黄、蓝。做一做:请学生们用这三种原色两两相互调和,观察发生了怎样的色彩变化?生回答;师板书。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红、黄、蓝、绿、紫、橙、黑、白等构成了民间美术的丰富色彩。问题二: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是如何组合搭配才能达到鲜艳、质朴的艺术效果呢?生:讨论回答(略)师:它们遵循着民间美术作品色彩搭配的规律:原色搭配、纯度高;黑白调和、稳定好。(板书)(多媒体展示)搭配口诀:红靠黄,亮晃晃。红搭绿,一块玉。红配紫,难看死。红配金黄,俊死姑娘。青间紫,不如死。要想精,加点青。要想俏,带点孝。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并记忆。)三、游戏实践:遵循所学民间美术作品色彩搭配规律,给小鸟和花布图案填上鲜艳的民间原色。(播放民歌《兰花花》,情景交融,教师循回指导)四、拓展练习:遵循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特点和色彩搭配规律,为“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设计民间艺术品。要求:1、主题突出、造型夸张变形、构图饱满。2、色彩鲜艳饱和、原色平涂。3、调色浓稠。(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完成设计。)五、本课总结:民间艺术经常使用造型夸张突出,色彩鲜艳浓烈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灵巧的双手下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通过同学们的亲身创作体验,深刻地体会民间美术的博大精深,相信同学们已产生了深厚地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