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学期教师计划范文十篇新学期教师计划精选篇1一、上学期保教工作分析(一)优势:1、在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班级教师能够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班级的各项工作,班级氛围和谐融洽。2、能够定时召开班务会,能及时地发现班级幼儿及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并能够定期小结,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措施,积极改进。3、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在中心活动与区域活动整合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不足:1、教育教学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2、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对中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体现的还不够,需要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体现游戏化和幼儿的自主性。3、教师对个别幼儿的关注还不够。4、缺乏对平时教育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二、本学期工作重点1、认真学习《纲要》和《指南》,熟练掌握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上多下功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3、继续对中心活动与环境创设更好地结合进行研究,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4、加强幼儿体能锻炼,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使得幼儿体能测试在学期末都能达标。5、加强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获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园共育的合力作用。7、关注班级健壮儿,对他们的饮食和锻炼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使得幼儿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三、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一)生活工作1、规范巩固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2、在日常生活中,在兼顾全体的同时关注个别幼儿,对个别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教育。3、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自己做事的快乐。(二)教学工作1、组织丰富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探索和求知愿望,使得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取得进步,获得更好的发展。2、加强幼儿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幼儿自护能力。3、对每一次活动认真反思,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4、注重过渡环节的设计,加强对幼儿日常的随机教育,使得幼儿一日生活井然有序。5、逐月开展班级中心活动,深化班级特色,进一步发掘区域活动及材料的教育价值和作用。6、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和园、教研组组织的的各项教研活动,努力提高班级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7、教师之间多交流,互助互学,使班级氛围和谐、融洽。(三)家长工作1、在上学期家长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家委会成员的职能作用,共同探索家园合作的时效性,使家长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2、做好体育节的各项工作,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3、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加强与家长的交流。4、做好家长约谈工作,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四)卫生保健工作1、认真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防止传染病发生。2、将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做好班级各项消毒工作,给幼儿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3、督促家长认真填写服药单。4、坚持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保证幼儿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加大对健壮儿的锻炼。四、逐月安排二月1、搞好室内外卫生工作,为幼儿开学做好准备。2、创设班级环境,丰富区域材料,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3、制定本学期各种计划。三月1、加强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2、开展《蛋宝宝》的中心活动。3、召开新学期家长会,宣讲本学期的一些工作。4、召开家委会,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契机,研究制定班级亲子活动的方案。四月1、做好迎接读书节、体育节的各项准备工作。2、开展《小牙白又白》的中心活动,并更换主题墙饰及区域活动材料。3、组织开展体育节系列活动。五月1、开展《汽车滴滴滴》的中心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车的简单构造,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等。2、做好“庆六一”活动的准备。六月1、开展“庆六一”活动。2、为学期末的考评工作做准备。3、做好幼儿测查工作,对幼儿进行评估。新学期教师计划精选篇2我一直以“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座右铭,为我的教育事业奋斗着,努力着。终于我被评上了骨干教师,为了未来的教学计划,我心里有了新的打算。通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为此,我感到高兴和欣慰,一来是自己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想要的结果;二来感谢学校领导及各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为使自己的教学事业更进一步提高,我做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一、预期目标:作为校级骨干教师,本学期我要认真贯彻学校新学期学校主要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依据区进修学校教学会议精神,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自然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开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