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doc

上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010——2011年上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6题每题2分,7题10分)1.下面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一瞬(shùn)间忍俊不(jīn)B.自省(x?ng)猝(cù)然长逝C.玷(diàn)污险象迭(dié)生D.迸(bìng)溅玲珑剔(tì)透2.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小心冀冀鹤立云端B.瘦骨嶙峋头晕目眩C.盘虬卧龙心旷神怡D.一丝不苟问心无愧3、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C.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5.模仿例句写出相同的句式(2分)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仿写:6.口语交际。3分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7.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每错或漏1字,不得分。)(1)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学校:班级:姓名:考号:2(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4)老骥伏枥,。《龟虽寿》(5)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找出两句描绘春景的语句:第一句:,。第二句:,。二、综合性学习(共5分)8.下面六则广告都是广告语中的精品,仔细品味,你最喜欢哪一则?请谈谈你的理由。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人头马XO: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菲利浦电器:让我们做的更好蓝天六必治牙膏: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铁达时手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联想电脑: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我喜欢的一则广告是:(2分)我推荐(喜欢)的原因是:(3分)三、古诗文阅读(14分)(一)古诗阅读(2分)9.下列这首小令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枯藤老树昏鸦”写出一片萧飒的秋景,衬托出了游子内心的悲哀。B.“小桥流水”风景幽静,而“人家”安居其间,显得非常安逸、悠闲。C.“古道西风瘦马”是说在冷飕飕的西风中,在凄凉的古道上,诗人独自一人骑着一匹3瘦马旅行。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说天晚了,远在天边的妻子想念着游人,想得肝肠寸断。(二)古文阅读(12分)《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0.本部分节选自《》,它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11.文中孔子教给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语句是,(原文,2分)。1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学而不思则罔.()③知松柏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