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52-57页的内容。记叙钱学森眷恋着自己的祖国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本文,学生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钱学森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学会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和学生认为应重点记忆的词语;教师指出教材以时间作为明线组织材料,让学生找出表明时间的词语,这类容易完成的题目,旨在创造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2.从对“眷恋”一词的理解入手,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暗线。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运用换位思考,补出文章没有明写出来的钱学森对祖国命运和前途的关注;进而通过钱学森的成就向学生提示:爱国不是一种空洞的情感,还需要真实的本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用科学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阅读教材,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2.了解作者组织材料表现人物的方法。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始终眷恋”的思想感情。教学突破通过学生阅读和教师的点拨突出重点;通过换位思考(或称进入角色)突破难点。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可以在阅读中得到提高;组织材料所用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教师点到即可;“始终眷恋”的思想感情可以尽可能让学生进入角色,让自己变成钱学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第一课时1.教具:最好有两个飞机模型,螺旋桨式和喷气式的——可帮助导入新课。2.资料收集:关于钱学森个人的资料;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可以制作课件。学生准备第二课时关于爱国话题的名言。教学步骤(第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2.指导学生了解钱学森对航天事业所做的贡献。3.指导学生深入理解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生活动1.通读全文,理解作者组织材料的线索。2.理解所谓爱国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要有实在的本领。3.学习换位思考,进入作品提供的生活环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一、展示教具,导入新课(约分钟)二、初步阅读教材,了解作者组织材料的线索(约分钟)三、深入阅读教材,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约分钟)四、通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约分钟)五、拓展和作业(约分钟)本课总结本文通过对钱学森留学与回国经历的描述,表现了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怀。围绕着这些内容,教师将本课设计为了一堂“讲读”课(或可称作“读讲课”),力求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以读和想为主,不让学生有要解决什么问题的“应试感”。其中第三个环节“深入阅读教材,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换位思考”并“进入角色”作了些有益的探讨。板书设计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刘敬智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小组评选好的名言警句,每组6条,办近期壁报占一个版面。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求学。”依据上下文,你认为“早年”指什么时间?2.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二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无法估价的贡献”,你能否用课文原文说明是什么贡献吗?3.“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请说出这句话的含义。个性练习设计每人写一篇随笔,话题:爱国“心”与爱国“行”。教学探讨与反思教学本文注意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把“讲读课文”上成了“读讲课文”,容易让学生产生课文的整体形象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是学为主体思想的一种尝试;淡化了习题的处理,可能不利于以前所谓的“应试”,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综合语文素养,无疑是有帮助的。补充资料钱学森院士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航空硕士学位;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9—194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至副教授。1946—194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至教授。1949—1955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授兼喷气推进中心主任。1955年10月回国,组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任所长。1956—1965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1965—1970年任七机部副部长。1970—1982年任国防科委副主任;1982—1987年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87—1998年任国防科工委科技高级顾问;1998年至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1956—1980年是中国科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1986年是中国科协二届副主席;1986—1991年是中国科协三届主席;1991年至今是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86—1998年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副主席。1957年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