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重庆60年 我的重庆缘(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品读重庆60年 我的重庆缘(1).doc

品读重庆60年我的重庆缘(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品读重庆60年,我的重庆缘2009年9月14日早上8点20分,从海南飞往重庆的客机终于起飞,我带着无比愉快和激动的心情期待着两个小时后我的目的地——重庆。那时那刻起,我就与这美丽的山城结下了不懈之缘。从飞机上放眼眺望,进入眼帘的是那白茫茫的一片。突然,在那纯白色之间,隐约突现出那看似石头但却不是石头的山顶,我心中顿时激动了起来,我进入重庆了,那些山,我看到那些山了。之前存在诸多幻想的我终于目睹了这山城的美丽,如果说海中岛屿的美丽需要周围海水的准托,那么有山城之称的重庆的光,就需要环绕着大山来呈现。这山城就是那海上浮现的‘海市蜃楼’。而在这美丽的山城中,我也将在这美丽的山城中过完我四年的大学生活。这个“海市蜃楼”时时刻刻在我的脑海留下了这样的理论:我与重庆结缘四年,重庆将与我结缘一生。在重庆的第七天,因为“甲流”我和室友们都被隔离在了寝室,但我们从不惊慌,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紧密配合,一定能控制住甲流感病情的发生。终于,在市区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防控指挥部的努力工作下我们终于被解除了隔离。虽然在这区间很无聊,但是我们因祸得福,受到了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关心,这使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正因为有了这几天的隔离,一个陌生的名词——巴渝文化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流最富有新明个性的民族文化,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在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而“渝”是重庆的简称,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钟赵郭先封恭王,后登帝位,于是,将恭州升为重庆。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同位与嘉陵江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而巴渝文化由此而得来。深厚的巴渝文化酝酿出了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直至今天,巴渝文化仍对重庆的人文思想产生不小的影响。今天重庆人以热情善良,忠勇爱国,艰苦奋斗独特的人文精神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建设重庆美好的明天而做出自己的贡献。2007年,重庆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在万众一心,不怕艰难,敢与拼搏的精神鼓舞下,最终战胜了水灾。所以,对重庆来说,长期受到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在历史积累中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巴渝文化。2008年,重庆人再次遭受了50多年一遇的特大雪灾,山上山下大学纷飞,城内城外天寒地冻,但重庆人不畏艰辛、艰苦奋斗,努力为受灾人民解除凌冻之苦,这正是具有独特魅力的巴渝文化的真实写照。如今,我正受身与这具有独特美丽的巴渝文化之乡,我要学习这种独特的文化,我要受到这种独特文化的熏陶,将来为我的祖国、为我的故乡做出贡献。我要将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容于自身,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做重庆文化的享受者,更要做重庆文化的传播者。在重庆的第17天,正逢祖国的60华诞,我早早的等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着那场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大阅兵的开始。“看!受阅官兵个个精神抖擞,训练有素迈着坚定豪迈的步伐威武气势如排山倒海;听!军阅团奏出优美、雄壮的旋律,震撼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这是一个中国人发自肺腑的呐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完了整个阅兵式。在国庆彩车大巡游中,重庆彩车“山峡放歌”在天安门前闪亮,它与另外两辆彩车呈“品”字形通过天安门前,在重庆彩车的前方是海南彩车——“绿色海南”,这让我兴奋不已,彩车大巡游把海南和重庆交结在一起,就像一条红线把我跟重庆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我心中迅速激起了一股暖流,它是温馨的,甜美的,幸福的。于是,我强忍住了在眼眶里打滚的泪珠,祖国的强大,祖国的富裕,祖国的美好明天给我敲醒了警钟—我要坚强。不管此时身处异地有多孤独,又多寂寞,不管以后要走的路有多艰辛,我都要勇敢、坚强地走下去。重庆的温馨会让我的明天更加美好。重庆,一个开始让我感到陌生,接着让我感到温馨,最后让我感到熟悉的城市。在它的指导下,我将会完成我的人生规划;在它的管辖中,我将会变得越来越坚强;在它的哺育下,我会慢慢地从无知走向成熟。重庆公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09机制4班陈召丽20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