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篇练习题.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年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篇练习题.doc

2011年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篇练习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经济篇练习题1、2009年我国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将贫困线标准从年人均收入786元提高至1196元,这次调整的标准是()。A.2008年度物价指数B.2008年度恩格尔系数C.2008年度生产者价格指数D.2008年度基尼系数2、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A.失业率上升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C.失业率下降D.失业率波动不定3、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而“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以下不属于政府可以采取的扩大内需的措施是()。A.提高存贷款利率B.增加国债发行规模C.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开支D.增加财政补贴规模4、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C.刺激消费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5、()主要用于稳定和发展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等目标。A.预算政策B.支出政策C.税收政策D.公债政策6、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时所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A.调整法定准备金率B.调整再贷款利率C.公开国债的买卖D.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7、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8、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A.均衡的货币政策B.紧缩的货币政策C.扩张的货币政策D.松散的货币政策9、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A.生产的发展B.效率的提高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2009年我国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将贫困线标准提高到年人均1196元。这是在2007年1067元低收入标准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度物价指数作出的最新调整,并取消了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区别对待的政策。按照新标准,我国扶贫面将覆盖4007万人。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的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通货紧缩时则相反。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故本题选择C。3、【答案】A。解析:提高存款利率,会吸引居民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提高贷款利率,会增加生产者的融资成本,抑制投资。因此,提高存贷款利率是收缩需求的措施,不仅不能扩大内需,反而会抑制需求。4、【答案】B。5、【答案】C。解析: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有力工具,税收政策主要用于稳定和发展经济、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等目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性质保证了税收作为财政政策工具的权威性和有效性。6、【答案】D。解析: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公开国债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7、【答案】C。解析:提高利率,储蓄会增加,而降低利率,储蓄则会减少,投资和消费会增加,所以本题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很快就可以排除A、B、D三个不正确的选项。8、【答案】B。解析:紧缩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加重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状况,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9、【答案】C。解析:“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安排收入分配格局;“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以上方法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