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嵌入式系统原理第四章存储系统4.1.1半导体存储器2.按存储器的存取方式分3类(1)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ROM中的内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只能读,不能写;如内存中的ROM、外存中的CD-ROM。(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RAM中任意一个单元,进行存取的操作是随机进行的;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单元,进行存数据或取数据都行。(3)顺序存取存储器SAM:SAM中的操作只能按顺序进行,每次要从第一个单元开始,依次第二个单元、第三个单元…..;存取数据的时间与位置有关。4.1.1半导体存储器3.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3类(1)内存(又称主存):用来存放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可以与CPU直接交换信息;一般采用半导体材料大规模集成。内存又分RAM和ROM两种;-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断电后存储的信息消失,适用于作程序的运行工作区;RAM又分动态DRAM和静态RAM两种;-ROM是只读存储器,断电后存储的信息保持不变,适用于保存不让用户修改的程序;ROM又分ROM、PROM、EPROM、EEPROM和闪存。(2)外存(又称辅存):用来存放当前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是内存的后援存储器,不与CPU直接交换信息。常用的外存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和磁带。与内存相比,外存速度慢、容量大,每位BIT的价格低。(3)高速缓存CACHE:用来暂时存放CPU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小容量的高速存储器,提高数据传送的速度。4.1.1半导体存储器嵌入式存储器与通用计算机上的存储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有其自身特点,要求集成度较高、体积小、功耗低。几乎今天每一个soc芯片中都含有或多或少多种嵌入式存储器的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中,存储器子系统由片上和片外两部分组成,按照处理器型号以及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设计有多种方案,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软件程序的固化以及系统软件的引导程序放在片上存储器中。由于成本和体积的限制,嵌入式系统往往选用高集成度的存储器芯片,以缩小体积,简化电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直接放在片外存储器芯片中。4.1.2存储器的性能指标易失性:指断电后存储器内的信息便会丢失的特性,是存储器的一个重要特征。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则称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读性:指只能读出事先所存信息,不能重写或改写信息。存储容量:指存储器存放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字节数,1KB=210B=1024B1MB=220B=1024KB1GB=230B=1024MB1TB=240B=1024TB存取时间:存取时间TA(MemoryAccessTime)是存储器收到读或写的地址到从存储器读出(写入)信息所需的时间。存取时间的长短主要与制造器件的工艺有关,主要有两大类工艺:一类是双极型,一类是CMOS。4.1.2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存储周期TM(MemoryCycleTime):指连续启动二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例连续2次读)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一般TM>TA.。单个数据的随机寻址和连续区域读数时间不同。带宽BM:指每秒访问二进制位的数目.BM=W/TM若TM=500ns,每周期访问16位,则BM=16/0.5=32Mbps要提高BM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使TM(2)使W(3)增加存储体功耗:指存储器件耗电多少。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功耗是很至关重要的。可靠性:必须尽可能的在存储器部分保证足够的可靠性,否则会严重降低整机系统的可靠性标准。4.1.3常用的几种存储器SRAM(StaticRAM):静态RAM,属于高速存储器,价格较高,一般均用于对速度和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只要电源有电,就能稳定保存信息。访存周期在7-100ns之间,容量大多在几千至几百千字节之间。有4位、8位、16位、32位等多种位宽。DRAM(DynamicRAM):动态RAM,除需电源外,还要定期对它充电(刷新)。特点是存储密度很大,速度比SRAM慢,单位存储成本较低,一般用于对容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容量大多在几百千至几百兆字节之间,访存周期一般是几十ns。4.1.3常用的几种存储器SRAM(StaticRAM)的内部结构:4.1.3常用的几种存储器SRAM(StaticRAM):-地址译码器:接收来自CPU的n位地址,经译码后产生2n个地址选择信号,实现对片内存储单元的选址。-控制逻辑电路:接收片选信号CS及来自CPU的读/写控制信号,形成芯片内部控制信号,控制数据的读出和写入。-数据缓冲器:寄存来自CPU的写入数据或从存储体内读出的数据。-存储体:存储体是存储芯片的主体,由基本存储元按照一定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