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然地理概况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于东经东经103°45'~105°43',北纬30°42'~33°03'之间。绵阳市处于龙门山前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带。本区属于四川盆地盆中丘陵区的北部,一般山顶标高均在500m以上。总的地势呈北高南低,东西两面高中间低。中部为河谷冲击平原,两边为高阶地形成的丘状台地或由侏罗纪地层组成的丘陵。绵阳市中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面积1515kn12,地势东南部和中部比较平缓,海拔最高728m,最低429m。地形以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4.9%。相对高度一般在SOm左右,丘陵平缓,呈条状分布,其中以浅丘面积较大。(一)地形地貌从地貌形态和岩性特征,并结合外营力作用原则,本区地貌分为两大类型五个单元。()l侵蚀堆积地貌由古代和现代河流侵蚀堆积作用形成,各级阶地和现代河谷展布范围皆属于此类。1)河谷冲击平原本区地貌宽阔而平坦,平面上呈Y字形贯穿全区,该地貌包括涪江和安昌河的现代河床以及两岸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因地形平缓,河流的频繁分合导致边滩和心滩十分发育,一级阶地是本地貌单元的主体,涪江和安昌河现代河床均呈U形,河床宽窄不一,一般宽200~500米,最宽处有1公里多,两岸不对称,切蚀岸多为陡坎且基岩裸露。2)冲洪积丘状台地沿涪江及安昌河两侧出露,其包含由二一四级阶地分布的范围"自北而南有西南科技大学—何家山一园艺一普明一带,涪江以东的葛家坝子、五里堆以及安昌河以南,南山寺一吴家坝大梁子。丘顶均为河流冲击堆积的阶地,三级阶地各形成三个不同高度的台地,出露高度500一55Om不等。河谷切割深度一般在20一30m,最大不超过50m。台地边缘多为10一15°缓坡,也有一些高差5一10m的陡坎,尤其沿涪江和安昌河两侧陡坎众多。3)冰水堆积高坪台地区内早期冰水堆积形成的五级阶地分布区域,次级阶地的基座原是海拔590m左右的一级夷平面。该地貌单元分布范围很大,台面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台地内地形平坦,沟谷宽而浅,相对高差仅15一20m,边缘地形较陡。此地貌形态在涪江以东为草坝场坪台的南部。(2)构造剥蚀地貌构造剥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城区西南及涪江以东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m以上,山顶为J3q七曲寺组地层,无第四系堆积,属于构造上升剥蚀区。按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山地高度分类标准,属于高丘陵地貌。根据切割深度可以分为两亚类地貌单元。)l深切割高丘区涪江以东除上述丘状台地以外的地区。本区一般山顶高度在540m以上,少数达到600m。深切割高丘区地貌单元也是城区内切割深度较大的地段,其最大切割深度有150m(如绵阳城东的东塔梁至涪江边),一般多在10Om左右,河谷宽一般500m左右"沟谷两侧坡角小于15°。2)浅切割高丘区处于城区西南部,一般山顶高520m以上,最高马鞍山581m。沟谷宽而浅,呈U字形,切割深度在20一30m,最大不超过I00m,区内地形平缓,沟谷中广泛发育坡洪积物。地质构造与地震(一)地质构造绵阳市城区范围内区域地质构造形迹及新构造运动主要有以下特点。(1)区域地质构造形迹区内构造轴线主要呈北东东展布,并微向北突的开阔平缓褶皱为为特征。由北而南主要地质构造有:河边一石马坝一土门娅背斜,金山铺~吴家坝一观太向斜和观鹿山一中太背斜,其中金山铺一吴家坝一观太向斜为本区主体构造,该向斜轴线呈N7o0E方向延伸于吴家坝,两翼地层倾角稍有差异,即南翼稍陡为2一50,北翼稍缓为1一3/,核部为J3q6及J3q7地层。两个背斜构造分别从城区西北角及东南角穿过,其展布方向与金山铺向斜近于平行。由于后期EW向构造作用的叠加,使早期NEE向褶皱产生明显的形变。本区构造作用虽使地层发生褶皱,但是未造成规模较大的断裂,只是在本区南部田家老房子及东部锅低山等地看到一些规模不大的逆断层,其倾向114~120°,倾角30一35°,断距仅2一5米,延伸长度都很有限。(2)新构造运动特征区内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堆积物,大致记录了近百万年本区新构造运动发展的历史。通过对中更新世以来各个时期的不同成因类型的堆积物的详细研究,表明本区地壳运动方式以震荡式整体升降为特征。也即本区地壳处于一个缓慢上升的阶段(不排除二一五级阶地在堆积中曾出现过的短暂的下沉,其上升幅度在中更新世早期较大,为0.36mm/年;中晚期相对较小,为0.136一0.186mm/年"全新世开始,全区地壳存在一个相对稳定或下沉阶段,这从涪江及安昌河中普遍存在一级阶地的堆积可以说明,若按一般厚度10一15m计算,其下沉速度达1.43~1.66m/年。全新世晚期,区内又转为缓慢上升,致使一级阶地普遍高于现代河流,若按一般高出河面5一7m计,其上升速度约1一1.4mm/年。综上所述,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中晚更新世地壳平均抬升速率仅0.24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