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2017.3第一篇:文化生活第三单元2017.3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在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沧桑巨变背后,正是一个国家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它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让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是()①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③我国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④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人苑、论语书卷夫子园、名言警句文化长廊„„最让人难忘的是道路的命名:爱生路、尊师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宣传报道,你认为最适合的关键词是()A.深远持久发扬传统立足实践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文化融合C.潜移默化熏陶情操道德修养D.博大精深色彩斑斓文化竞争3.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这反映了()①加强文化融合,能促进文化趋同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共促文化繁荣③不同文化可以平等交流,互相借鉴④文化对经济社会有积极的反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5年7~10月在英国举办了“创意中国”中国文化季活动,这有利于()A.传播中华文化,消除文化差异B.汲取世界各国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C.加强文化交流,增强文化渗透D.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增强国际影响力5.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她通过冷浸法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东汉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③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社会和人起积极的作用④传统文化需要继承第页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不断嬗变。文学形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A.取决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B.由文人墨客主导C.受教育普及程度的影响D.由朝代更迭决定7.《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④文化创造活力能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扶”的甲骨文(伸手抓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突出搀援的手。“扶”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相互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团结勤劳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中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9.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第四次修纂工作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国家重视史书典籍的修纂工作是因为()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②史书典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③史书典籍记载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C.全面继承,开拓创新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1.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与女娲传说有关,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姓氏,都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征。这体现出()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这些特点体现了()①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③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第页明演进的意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3.2015年2月9日,加州参议员夏乐柏提交的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一项决议案,获得参议院全票通过。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在州一级参议院通过有关庆祝农历新年的决议案。可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