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探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公路隧道是公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结合目前隧道工程建设监测工作的需要,对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监测的设计、实施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主要施工技术以及地质进行了分析,指导隧道的信息化设计和施工,通过对隧道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的研究,拟解决隧道施工问题。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探讨Abstract:highwaytunnelhighwayengineeringstructureistheimportantpartofhighwayengineeringconstructioninplaysavitalrole.Nowbasedonthetunnelconstructionmonitoringworkneed,tothehighwaytunnelengineeringconstructionmonitoringofdesign,implementationmethodforamorein-depthresearch;Andthemain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geologyareanalyzed,theinformativeguidethedesignandconstructionofthetunnelthroughtheconstructionprocessandconstructioncontroloftheresearch,thetunnelconstructionplanstosolveproblems.Keywords:highway;Tunnel;Constructiontechnology;explore中图分类号:F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高等级公路已从沿海地区向西南、西北山岭区延伸,公路隧道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也要求越来越高。某高速公路隧道是一座双向四车道隧道。隧道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雨季水量大,沟内有碎石、块石。沿线地表植被发育,主要为杂木、杂草及少量松林等。隧道区地表无常年积水,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浅层裂隙中,洞身部位围岩裂隙基本闭合,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量小,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隧道区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1施工准备及施工技术方案的确定1.1施工作业线安排根据隧道设计结构和工程地质情况,施工作业采用中导洞先行,中导洞掘进40~50m浇注中墙。在中墙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再进左洞,右洞掌子面落后左洞按10m控制。经监控量测,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同时施作左右洞二次模筑衬砌。当围岩变形过大,初期支护力不足时,除应及时增强初期支护外,亦可修改二次衬砌设计参数后提前施作模筑混凝土。左右洞二次衬砌与掌子面间距控制在25~35m之间。这就在进、出口各自建立了中导洞、中墙、左、右洞开挖、二次模筑衬砌五道并行的作业流水线,拓展了隧道施工作业面,为加快隧道施工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风、水、电作业,通风、防尘和施工排水1.2.1施工供风:在隧道进、出口各设一座空气压缩机站,各安装2台20m³/min和1台10m³/min的空气压缩机以保障隧道施工用风。1.2.2施工用水进、出口分别在距隧道拱顶30m以上的山顶各修建一座100m³的高山水池,水源一是在隧道出口右侧山脚挖一集水池,收集山泉水抽上山顶水池,再用管道输水至出口供施工生活用水。一是从电站水渠中抽水至山顶蓄水池再用管道输水至进口,供施工、生活用水。所有水源都要经过水质检验,PH值小于4或者硫酸盐、氯化物含量超过有关规范的允许值以及含有对水泥凝结硬化有害的杂质的水石不得用于搅拌混凝土。1.2.3施工供电:在隧道进、出口各安装一台315(1000)kVA变压器,利用附近的地方电网供电,同时各准备一台功率为220(300)KW的发电机组备用。动力设备采用三相380V,照明用电采用220V,为确保安全,所有线路都安装漏电保护开关。1.2.4施工通风、防尘:洞内如需爆破掘进,必须坚持湿式凿岩,爆破后洒水以降低粉尘浓度。施工通风采取压入式,用3台轴流风机分别向中导洞、左、右洞送风,送风口距开挖面的距离不大于15m。1.2.5施工排水:主要是排除可能涌入隧道的地下水和施工废水。隧道从出口至进口为1.54%的上坡。出口施工为顺坡施工,施工排水采取自然坡利用塑料管将水引出洞外。进口施工为反坡施工,施工排水采取在开挖地段挖集水坑,用抽水机抽出洞外。2技术处理2.1超前小导管施工2.1.1制管:超前小导管系用外径为50mm,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