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加法和减法教案加法和减法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加法和减法教案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口算。【教学难点】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口算。17+41=18+31=54+18=73+12=65+11=75+21=48+42=47+17=48+37=45-20=35-2=36-8=2.谈谈你是怎样算的?35-20=35-2=36-8=二、探究新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去世博会的事情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棒!今天,老师还想请大家再来帮帮忙。1.课件出示情景图:组织学生观察图画,问:a.你知道了那些信息?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2.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选择例2中的两个问题板书出来或投影显示;(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3.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各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寻找信息,并列式。(1)65-54=(2)65-48=4.怎样口算?说说你的想法。指名几个学生说自己的算法,教师选择主要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板书出来。5.对比这两个算式,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退位后十位的计算)6.巩固练习:教材做一做。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细心计算。学生独立练习后,指名反馈,集体订正,并选择两道算式说算法。三、巩固应用1.完成“做一做”。请学生自己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小游戏(练习二第5题)。由两个同学拿着写数字的卡片,用一个方框把两个数字卡排在一起,然后往左右两边拉,抽拉的过程中请全班同学把方框内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3.接力赛(练习二第6题)。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得数计算并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在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充分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全组进行交流,让大家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在口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理解的口算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口算速度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加法和减法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一)情境创设:1.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二)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一)引导发现: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二)初次探究:1.教师质疑:今天咱们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该怎样口算呢?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1)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2)汇报展示:教师有选择性的请几个代表说一说,完整的表述出每种算法,教师板书,可能有: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3)学生在汇报算法时,教师再将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