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常识复习 (备课精品).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9.4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历史常识复习 (备课精品).ppt

高考历史常识复习(备课精品).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外通史常识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历史先秦时期夏朝(2070B.C—1600B.C)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二中国古代封建制国家历代王朝的演变中国近代历史帝国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一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抗争史二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派别中国现代历史阶段世界古代历史古希腊民主政治进程1前提条件:人物西方中世纪史近代曙光-前资本主义时期世界近现代历史世界近代历史世界现代历史名称组织1945阶段特征朝代阶段古希腊民主政治进程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代议制概念:第五单元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到实践的胜利(一)历史背景:①俄国是帝义最薄弱的环节:社会矛盾尖锐(资封矛盾+资无矛盾)②战争引起革命:二月革命1917.3.10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vs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参战+七月事件)③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四月提纲》(和平过渡)+制定武装起义方针(十月会议)(二)历史进程:①十月革命:1917.11.7彼得堡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②建立政权及革命措施:“全俄苏维埃二大”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政权转归苏维埃B《和平法令》《土地法令》C成立工农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三)历史意义: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A第一个社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史上第一个社义国家。B推翻资级统治建立社义制度,改变历史发展方向。C打击帝义统治,推动国际无级革命和被压迫民解运动的发展D它是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的伟大实践的胜利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本两基”项目战争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1789-1794法国的《人权宣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外交战后国际关系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3.3)日本明治维新(1868)类别同异项目项目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辩证唯物主义:生产力标准(历史现象的根源……)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内容与形式;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偶然性与必然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2、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继承和发展;英雄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微观研究与宏观认识相结合;3、阶级分析方法:(主观性、根本目的……)二、全球史观=文明史观1全球史观:1500年分界线:之前是彼此孤立的,之后就开始交汇、融合;东西方文明出现碰撞,彼此借鉴互相影响。从新航路开始,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势力量改造世界,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2文明史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即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现代化概念。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科学化的本质内涵。同时世界文化也是同质性与多样性的一种辩证统一。世界各族在接受现代文明同时保存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个性。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高考题型:1.选择题型:历史概念:记忆型、理解型、判断型、比较题、因果分析型历史研究:图文材料型、历史理论、历史研究选项答案:最佳型、是非型、组合型、排序型2.非选择题:材料问答综合题(材料+问答型)先读清问项:弄清考试方向,建立教材联系(考点)再精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要点,准确理解命题意向后按问作答:一从材料寻找答案(“据材料回答”……)二从教材回答(“结合所学知识”……)三书写要规范,编辑要三化(要点、序号、段落化)二、基本解题思维方法:比较分类法;归纳演绎法;逆向思维法综合分析法;类比推导法;发散性思维法1.选择题审题、作答“三看三思”(审时间、地点、关键词、限定语)A审题:对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抓住有效信息,划出来)二看关键词、限定语:考查意图原因、影响、特点、措施;明确内涵外延,现象本质,把握命题本意三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B作答:对被选项要三思(建议使用“淘汰法”)1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2是否符合题干要求3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2、非选择题解答“四要、四不要”一要认真审题,扣准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不要草率作答。二要按问作答,不要偏离问项:A从材料寻找答案:即将材料中相关文字摘抄出来“对号入座”便可…B从课文中回答:联系教材以及所学知识,按问回答,注意史论结合,要有史实,史论(简单的历史结论和评价)C对于开放性问项:选择利己、充分材料的观点回答。(注意分值提醒)D对于历史“启示”、“认识”、“说明”、“反映”…要求提升到历史唯物主义、全球史观(全球化趋势)、文明史观(近代化、现代化、民主化)的基本观点。经验教训:①政治=国情、制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