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子政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复习材料1.1电子政务系统基本概念所谓电子政务系统,广义地讲是支持政府政务活动的电子技术手段的集合。狭义地讲则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硬件设施和软件和网络和通信设施基础之上的,在相关法律、制度束缚和规则之下以实现政府电子政务活动为目标的一个人机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次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1)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2)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3)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1.2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特点普通而言,政府的次要本能机能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这四大本能机能的电子化和网络化。通过使用电子政务系统,可以规范政府公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增强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实现科学的公文处理、事务管理、会议安排和人力管理,量化运营资源,预防管理真空,降低运转成本、人力资源、资产资源。还可以实现便利的信息发布,方便资源共享,促进内部交流,通过公告板、旧事动态、内部邮件、万事通、资源库、名片管理、备忘提醒、全文检索等功能统筹个人事务、整合工作计划、优化时间管理日程安排,通过系统管理的工作日志、用户管理功能,规划使用权限,保障系统安全,拓展运用链接和运用管理。1.3电子政务系统的构成要素(1)技术要素电子政务系统是由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构建成的一个智能化的办公系统。是将政府工作由传统的工作平台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之上的系统。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由“一个技术平台,四个资源整合”构成一个无机全体。一个平台是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集成平台。四个整合是指政府资源整合、企业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及社会服务整合。电子政务系统是基于大型数据库、文档数据库、电子邮件、远程通讯和Intranet技术运用来实现本单位与上级单位、下级单位之间的公文运转、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快速有效地接收各种上级机关文件、下级单位的上报信息,组织、调和电子政务系统内的各种信息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其所需信息,为领导决策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提供服务。(2)信息要素从广义上来说,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是以信息为工作对象的,都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系统。政府工作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处理大量的公文,数据与信息可以说是保证电子政务良好运作的食粮。电子政务系统也就是采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挖掘出信息在电子政务中的价值,以提升信息的原始价值,同时,利用网络等技术改革政府信息交流方式,使政府可以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改善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关系。(3)本能机能要素电子政务系统的本能机能决定了政务系统的基本目的和系统任务,从政府业务工作的角度来划分,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分通用电子政务系统和专用电子政务系统。A.通用电子政务系统。通用电子政务系统是适用于普通性政府管理的通用电子政务系统,次要负责政府内部的具体事务处理,如政府部门中许多内部业务工作(如人力资源管理、财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物资管理、工作日程管理和电子会议、政策法规发布等)都具有必然的共性,针对这些工作的办公系统可以统一规划,采用全国政府管理的统一通用软件,这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全部国家电子政务开发费用,还可以缩短电子政务建设周期,共享全部政府信息资源。B.专用电子政务系统。专用电子政务系统是指针对政府专门管理与服务工作开发的电子政务系统。包括:负责政务管理的各政务管理系统,如国防事务管理系统;外事事务管理系统等;负责行政立法、执法功能的财政管理系统、司法管理系统、公安管理系统;负责实施经济行政履行、监督任务的工商管理系统、税务管理系统、海关管理系统、审计管理系统、金融管理系统等;实施政府服务功能的气象信息系统、远程教育和教育管理系统、科学技术和人才管理系统等。各专业电子政务系统必须建立本人相关的数据库,对这些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各种社会、经济情况,制定各种政府决策。(4)制度规则要素制度和规则是电子政务系统中具有规定性的要素。制度制定和确认是电子政务系统基本的结构和运转方式;规则规定和确认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具体工作方式。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否,次要看其是否合理地实现政府制定或规定的内容。(5)人员要素电子政务系统中人员要素是系统的核心要素。电子政务系统作为一个人机系统,其工作效率的优劣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工作状态。电子政务系统要充分发挥人机各自的特点,采用“最大最小准绳”,即人承担的工作量尽可能地小,信息设备承担的工作量应尽可能地大,在最大限度利用信息设备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人机结合并充分留意人的主导地位,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1.4电子政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