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uyaojie2010-10-12MSAP与MSTPMSAPMSAP采用传统的SDH技术,以SDH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GFP、VCAT和LCAS技术,融合以太网交换技术和ATM交换技术,实现TDM业务、以太网业务和ATM业务的综合传输,此外MSAP还可以提供低速率的Nx64k专线,以太网延伸业务(EoXDSL)等。1.接入网的演进由于接入网环境复杂,用户需求多种多样,因此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往往采用不同解决方案,采用不同的技术。最初的接入网是基于铜线的环路,即使用铜线将PSTN交换机PBX和用户模块RM相连,这种环路系统是基于TDM技术的,提供传统的语音接入。随着电话网络的普及,这种铜线环路实现了语音业务的广覆盖。但是原来的铜线环路只能提供窄带语音,随着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在铜线环路上提供宽带增值业务是运营商最现实成本最低的选择。通过拨号接入、ISDN、xDSL等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数据业务,满足一般家庭用户的上网冲浪、浏览等业务。尤其是ADSL技术已经非常成熟,ADSL是在无中继的用户环路网上,用电话线不对称地高速传输信息,提高传输速率,延长传输距离,其传输距离超过3公里。。而VDSL可提供的实际速率可达对称的13Mbit/s传输,其最高传输速度可达52Mbit/s。对一些新兴的运营商,因为没有铜线环路资源,所以一般会直接铺设五类线直接为用户提供以太网服务。这种接入方式的优势是上下行对称,数据速率最高可达100M,缺点是传输距离较短,需要楼道交换机中继,或者使用光纤转换器延伸传输距离,增加了成本。随着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越练越高,铜线环路和相应的接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IP业务、多媒体业务的飞速增长促使接入网进一步向宽带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接入网渐渐向光纤环路演进,光纤已经铺设到大楼、到小区到路边。用户越来越需要多业务高宽带的接入技术。在这种背景下。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开始出现。MSAP平台是基于成熟的SDH技术,融合其他各种接入技术的综合平台,提升了接入网的组网能力和设备的集成Huyaojie2010-10-12度,实现了传输与接入设备的统一管理,降低了建网和运维成本。采用MSAP组网方式,不仅增加了接入网的可靠性,而且可使配线段光纤化,从而使光纤进一步靠近用户。MSAP平台尤其适合对带宽和业务质量有较高要求的高端企业用户。2.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2.1.MSAP简介MSAP采用传统的SDH技术,以SDH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的GFP、VCAT和LCAS技术,融合以太网交换技术和ATM交换技术,实现TDM业务、以太网业务和ATM业务的综合传输,此外MSAP还可以提供低速率的Nx64k专线,以太网延伸业务(EoXDSL)等。以下本文就MSAP平台提供专线业务接入、以太网业务接入、和DSLAMATM业务接入进行讨论。2.2.专线业务接入2.2.1.2M专线2M专线业务是专线业务中最主流的业务,运营商提供给高端商业用户和大客户一般都使用2M专线。由于MSAP是基于SDH的多业务接入平台,因此保留了SDH优秀的组网能力和完善的保护机制,可以灵活的组成点对点、线性和环型网络,可以提供SNC保护。由于本质上是TDM2M业务,因此可以提供极高的业务质量,保证大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一般可以提供2M语音专线和2M数据专线.2M语音专线是将大客户的交换机接入到骨干网,MSAP平台提供2M语音业务的透传。2M数据业务为大客户提供数据通道,将大客户的路由器接入到IP汇聚网络。2.2.2.NX64K专线在传统的铜线环路上,运营商可以为用户提供Nx64K专线服务。大客户的企业路由器提供V.35接口,通过协议转换器或调制解调器将V.35接口转换成G.703口,然后通过传统的2M环路将大客户的数据业务接入IP汇聚网络。由于铜线环路的广覆盖,这种专网形式非常普遍,但这种专网只能提供3-5km的传输距离,非常有限。对于那些没有铜线环路覆盖的客户,铺设光纤比铺设铜线便宜,而且光纤的传输距离远远大于铜线。此外,考虑到未来业务的扩容,大客户越来越希望直接将光纤接入企业,因此在MSAP上提供Nx64k专线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当将MSAP平台作为企业的CPE设备时,不仅可以提供传输距离更远质量更好的专线业务,而且可以为企业提供其他业务如语音专线、以太网专线和高速数据接入等。2.3.以太网业务接入由于以太网业务的飞速发展,在接入网中如何处理以太网业务成为关键性的技术。传统以太网数据应用采用的是利用路由器或交换机光纤直连,业务接入设备直接互连,舍弃传输平台,似乎方案简单,成本低廉,实际上却有比较明显的缺点。首先,由于没有传输层,光纤质量、性能监测、保护等无法实现;光纤浪费严重,每两个业务接入点需要一对光纤,一个业务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