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3-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地理-2.3-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

高中地理-2.3-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走可持发展之路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学习目标】1.阅读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统计图、文字资料或漫画,了解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面临的问题,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2.针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探究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3.作为中学生,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策略】充分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图象、表格等材料,分析目前我国面临着哪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中国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课前调研】调查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并搜集相关的数据、文字、图片等资料,也可以尝试用学过的统计图表来呈现学习成果,与同学交流。我的成果:【课堂活动】探究活动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读图1,总结中国目前面临哪些方面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图1探究活动2: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之间的联系。思考:目前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设计示意图表示。脱胚发酵蒸馏农田玉米酒精杂醇油CO2玉米废渣(占地且发出恶臭)工艺流程产品废弃物酒精厂原来的生产工艺流程糟液污染河流图2探究活动3:通过角色扮演,分析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图2为“酒精厂生产工艺示意图”、图3为“生态农业示意图“。如果您是酒精厂的厂长或是村长,面对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效合一?尝试绘制新的生产工艺示意图或用文字描述生产过程。图3探究活动4:通过辩论,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论题《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比环境保护更重要》。辩论要求:各小组立论各1分钟;驳对方理论2分钟;质辩各3分钟;小组总结1分钟。【典型例题】图7为“某产业园生产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图71.该工业园区产业链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2.该产业园实现了A.不同生产环节中能量循环利用B.增加橡胶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C.缩短产业链,减少了能源消耗D.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构建】(留白)【重点图像】说明循环经济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拓展阅读】循环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些年,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才整合为一套系统的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是与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