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妈妈,不要送伞来教案妈妈,不要送伞来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妈妈,不要送伞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妈妈,不要送伞来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立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了解诗歌内容,体会孩子不愿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孩子对妈妈的情感,增强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朗读中了解诗歌内容,体会孩子不愿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1:雨中情境的视频)学生相互交流,说出图上的情境。2.(出示课件2:图片画面内容是下雨了,校门口站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很多家长都纷纷接走了自己的孩子,只有一个孩子没人来接,独自一人奔跑在雨中)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当你看到这种情境,有何感受?(学生谈想法)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自立能力强,而且很勇敢的小伙伴,他在雨中希望自己跑回家,不想让妈妈来送伞。你们想不想认识他?(生答)3.板书课题:妈妈,不要送伞来齐读课题,认读“伞”字,老师拿出雨伞,说一说与实物的异同?〔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闭眼倾听,整体感知1.播放配乐课文录音(出示课件3:配乐课文录音)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象,浮现画面2.小组内交流,通过听,你懂得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录音唤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再让学生各抒已见,各有所悟,各有所得,培养学生的语感,〕三.自主识字,交流方法1.对照字表圈画生字2.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3.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老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说)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教师检查指导:(出示课件4)慢悠悠(yōu)雨丝(sī)淋(lín)坏勇敢(gǎn)奔(bēn)跑更加(jiā)5.生字的应用:选择你喜欢的生字组词“勇敢、机灵、慢悠悠”等说一句话。〔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所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出示课件5)1.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来?你会对妈妈说什么呢?3.小结:丁丁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设计意图: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五、指导书写:1.课件展示:(出示课件6)“伞”的笔顺:“变”下面是“又”,不是反文。“奔”的笔顺:2.范写,描字。3.练习书写生字。〔设计意图:应用媒体资源学习生字,使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加深记忆。〕【课堂作业新设计】1.根据拼音写汉字。(bēn)跑更(jiā)雨(sǎn)(biàn)成2.用“喜欢”练习说一句话。喜欢:3.读一读。我会做妈妈,您听我说,为什么总是说我不会做,爸爸,您听我说,为什么总是说我不会做。我会做,我会做,我会做你们会做的活。我会擦(cā)桌,我会扫地,我会叠(dié)被,我会洗衣。我会做你们会做的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孩子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2.懂得从小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XkB1.com【教具准备】配乐,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朗读课文1.播放课件《小雨沙沙》师生边舞边唱(出示课件7:歌曲《小雨沙沙》)2.指名朗读课文〔设计意图: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营造了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二、通读课文,感悟语言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齐读课文,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什么?3.(出示课件8:小雨情境)(1)请同学们看屏幕,谁先读第一句话“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2)怎样才叫“慢悠悠地走回家。”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3)朗读第二句话“我喜欢细细的雨丝,对我悄悄说话。”小雨会说话吗?(4)同桌讨论这一小节诗歌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轻柔、喜爱)4.(出示课件9:大雨情境)(1)下大雨时,丁丁又是怎么样回家的呢?(2)自由读第二小节。(3)安排5、6个同学来表演“伞群”,安排一个同学表演“机灵的小鹿”。(4)机灵的小鹿,多么快乐!谁再读一读这一小节?〔设计意图:教学时,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个性,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又分别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