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材料3(德法并重).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德育材料3(德法并重).doc

德育材料3(德法并重).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市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现场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德法并重育人铸魂大沁他拉镇第三小学大镇第三小学是一所镇办小学,始建于1984年,现有教职工90人,在校生2125名,教学班31个。近年来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长期坚持、常讲常新的课题,结合全国少工委开展的“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针对学校及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普法活动和德育工作,做到了“德法并重育人铸魂”。一、重视养成建设,实现文明育人。我们把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校风、班风建设,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文化氛围。1、注重规范训练,促进养成教育,实现文明育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这里的“本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和长期形成的习惯有关。因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首先学校把新《小学生守则》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教育放在了德育工作的首位,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化,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定出方圆,让学生养成规矩。在班级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两个第一:即开学初第一节课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学习教育课;第一个活动就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有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知识竞赛。提出校园语言文明化、服装仪表学生化,从而使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在规范化管理中逐步形成。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细致的工作,没有科学的方法,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我校探究性的运用了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我校地处大沁他拉镇城区东侧,由于近几年集中办学政策的落实,自1999年先后有周边六所小学合并到我校,学生人数由原来的900余人增加至2100余人,新增这部分学生百分之八十是来自周边的农村家庭,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文明礼貌的习惯,学校从细微处做到了时刻关注、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例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三条“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开始学生不习惯,每天早晨值周教师与礼仪示范生站在门口,老师看到低头进校的学生就主动的向学生问好,学生赶快向老师问好。又如:《小学生守则》第9条“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针对学生的卫生情况学校在每周一和周五都要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严格要求、反复强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做到了有耐心,不怕反复,久而久之学生的卫生习惯有了明显的改观。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分辨能力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因此学校开展“纪律之星、德育标兵”的评选活动,注重活动的参与过程,从激励学生争当标兵到树立标兵,再到学习标兵,使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还通过“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的评选等活动,使许多少年儿童认识到,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应从点点滴滴做起。2、为使养成教育在活动中得到深化,学校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机会。组织开展一系列争当“环保小卫士”“交通安全我能行”“诚信征文大奖赛”等主题活动。在自治区少工委开展的“草原少年同体验,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中,我校周雨田、郝旺、王凯丽等6名同学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小公民”,我校开展的“把劳动的果实献给父母”的少先队活动获得了自治区优秀活动奖。春天的景色是美丽的,但如果不提示学生很难体会到春天的美。于是在每年四月我们都开展“欣赏春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把环境调查、清捡白色垃圾与热爱家乡的教育融进这项活动中,活动中同学们不怕脏不怕累树立起“捡拾一片垃圾、减少一点污染”的思想,增强环保意识。此次活动同学们从欣赏家乡到热爱家乡,从内心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金孔雀”校报、橱窗、红领巾广播等媒体的渗透作用。如每学年评出一批有特长、爱学习、才艺佳、品德好的各项示范标兵在橱窗进行展示,把校园内的好人好事通过广播及电视向全校宣传报道,在去年四月我校还就一年四班段勇强同学拾到二百元钱及时交给老师的良好行为举行了一次宣传和表彰,并授予其“拾金不昧好少年”称号。事实证明用身边的实例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实效。强化班级文化氛围作用,将教室、走廊分别布置成学生生活园地,图书角、名言角、英语角、书画园地等到艺术角或警示长廊,这些文字和图画让学生们在新奇和愉悦中受到了教育,学生在教室、走廊都能自觉讲文明、自觉讲秩序,这是无声的墙壁在说话,给学生以启迪和警示。二、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体系。1、关爱学生成长,仅凭老师在学校做的工作是不够的,社会、家庭对学校有着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