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2014-2018)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语文考点题型分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近五年(2014-2018)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语文考点题型分析.pdf

近五年(2014-2018)全国新课标卷高考语文考点题型分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近五年(2014-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考点题型分析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纵览2014到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2014到2016年,从试卷结构按排、题型以及题量上看,均没有多大变化,2017年较之前3年的试卷在结构安排、题型以及阅读量上都有很大变化。2014年到2016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放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之后,而2017年的试卷则是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放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后,置于古诗文阅读之前。2014到2016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属于选考内容,总分均为25分,由1道5分的客观题(5选2)、2道6分的主观题和1道8分的主观题构成。2017年则取消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考察,这便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由1道3分的客观题(4选1)、1道5分的主观题和1道6分的主观题构成;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由1道3分的客观题(4选1)、1道5分的客观题(5选2)和1道4分的主观题构成。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6分,较2014至2016年选考时的25分多了1分,所以2017年的试卷中默写的分值由6分降为5分。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默写的分值较之前3年有所变化,其他版块的分值不变。2018年高考全国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7分,文学类阅读15分,由1道3分客观题,2道6分的主观题构成。实用类12分,由2道3分客观题、1道2问主观题构成。2014到2016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为2道主观题(5分+6分)。2017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变成1道5分客观题(5选)和1道6分主观题。2018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变成1道3分客观和1道6分主观题构成。二、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年试卷选文考查点题型分值份20全国《美的奥秘》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章重要内容;③理解文章重要内容。3客观题,9分。14卷I全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①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②理解文章内容;③理解文章内容。3客观题,9分。卷II20全国《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①理解文章内容;②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③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3客观题,9分。15卷I全国《艺术是什么》①理解文章内容;②理解文章内容;③理解文章内容。3客观题,9分。卷II20全国《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①理解文章内容;②理解文章内容;③理解文章内容。3客观题,9分。16卷I究》全国《塞壬的歌声》①理解文章内容;②理解文章内容;③理解文章内容。3客观题,9分。卷II全国《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①理解文章内容;②理解文章内容;③理解文章内容。3客观题,9分。卷III历史》20全国《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3客观题,9分。17卷I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思。为视角》全国《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①筛选并融合文中信息;②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客观题,9分。卷II全国《留住乡愁》①筛选并融合文中信息;②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卷III20全国《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第1题侧重于对主要概念的理解,第2题考查对文段整体论证的把握,这点在备考上尤其需要注3客观题,9分。18卷I意,第3题侧重于对文中观点的正确理解。2014年到2018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二)古代诗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年试卷人出处考点分布题型及分值份物20全国卷于《旧唐3客观题9分;2主观题,10分。①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文言文断句;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14I休书》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烈全国卷韩《明史》①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②文言文断句;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客观题9分;2主观题,10分。II文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全国卷孙《宋史》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3客观题9分;2主观题,10分。15I傅子。全国卷来《北史》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