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探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探讨.doc

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探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探讨摘要:近年来,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的研究生规模有明显增长,为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探析目前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希望为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关键词: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为主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究其发展滞后的原因,除了历史及自然环境等方面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各类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却难以直接为民族地区服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一致等。因此,目前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状况,是国家和各民族地区都十分重视的。本文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精神,试分析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一、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本文中所提及的民族院校是指国家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高等人才而设立的,主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普通高等学校。西南地区的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是本文所讨论的西南地区民族院校。我国研究生扩招政策自2000年实施以来,至今已有10年的时间了,硕士生教育以近30%的年增幅递增,无论是数量还是内涵的扩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民族院校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四所民族院校以二为的办学宗旨,充分利用各自所在的地域优势,发展各自特色专业,培养特殊的民族专才。如2009年云南民大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数量超过700名,比30年前扩大了70多倍。共毕业各类研究生近3000人,西南民族大学在2004年在校研究生总数为576人,而到2010年已经增长到2200余人,增长了4倍。二、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1.师资不足,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必然要求教师数量的增长、学校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其成正比增长,以满足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研究生的质量。然而,西南地区民族院校师资和引进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增长速度。民族高校由于民族学科、少数民族的教师人才较少,使民族院校的教师稀缺,进一步导致民族院校研究生的师生比的严重不平衡,每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人数均处于很高的数量,师生比例的问题非常突出:如,导师既要带博士生又带硕士生,还要在每个年级中带学生,往往一个导师带着五到十几个学生;一些导师在校内外的兼任工作多、政务缠身,主要精力无法集中在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指导上。2.研究生入学水平起点差距大,质量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证随着扩招的持续进行,招生的门槛不断降低,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增长,入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学术研究能力却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市场经济的冲击、找工作的压力、社会上的诱惑使部分学生难以沉静下来搞学术研究,缺乏踏实钻研的学习和深入研究精神,而是停留在如何应付课业任务、如何争取通过考核、如何顺利获得学位等事情上;对专业课程学习敷衍了事,为完成毕业要求,获得更高等级的奖学金,而刻意地发表论文,创造条件。3.专业和课程设置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目前,西南地区民族院校专业设置不尽合理,课程安排还存在一些问题。西南地区民族院校多数基本上是传统的文理型专业结构模式,有些专业的设计一直沿用多年前的情形,毫无变化,专业设置不能随市场供求变化而实时调整和变化,导致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今人才市场的需求,出现有些专业培养出大量闲置人才,学生就业困难,而有些专业却又供不应求等现象。不仅如此,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校教学只能保障基本的理论学习,普遍缺少实际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在课程安排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有些专业只重理论、轻实践。一些实践性非常高的课程,却只能由老师通过书本讲解理论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参与实际的田野调查,更谈不上亲身体验和实践,很多学生在动手做一些研究课题时,往往由于没有经过课程当中的实践训练,而束手无措,无法将学过的理论课程熟练应用于个人研究的过程之中,所学的实践类课程往往成了纯理论课、纸上练兵。而这也是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难以直接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原因。三、西南地区民族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改进对策1.导师是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积极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