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山梅****ai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2018级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周其宣审题人:刘宏春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2.古代中国存在许多同居共财的家庭,如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宋朝陈兢一家“十三世同居”。上述现象反映了A.宗族观念浓厚B.家国的紧密结合C.世卿世禄的延续D.等级秩序森严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划时代的突破”是指A.军功爵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皇帝制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5.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6.“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材料中的“国初”是指A.西汉初年B.唐朝初年C.北宋初年D.明朝初年7.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C.加强中央集权D.防止诸侯割据8.我国古代中央机构迭经变革,先后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和军机处等。这些变革反映的基本趋势是A.行政效率提高B.宰相权力弱化C.监察机制优化D.专制皇权加强9.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下列不平等条约,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北京条约》②《南京条约》③《辛丑条约》④《马关条约》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10.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传播③显示了新的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③④11.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A.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B.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D.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2.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了《平民政治》,出版时易名为《共和政治》……《困粹学报》一段时间销路不畅,改名《共和杂志》后,变得十分抢手。这表明A.平民对待传统文化淡漠B.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C.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D.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13.右图是一幅近代革命战争形势图,与之对应的斗争要求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B.“打土豪,分田地”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将革命进行到底”14.“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西柏坡会议决定工作重心转移的背景是A.全民族抗日战争胜利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5.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为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基础B.说明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C.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6.(20分)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法律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隋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材料三图1图2(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隋唐政治制度“大变动”各自的主要表现。(4分)(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其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3)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分别颁行于哪一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8分)(4)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请列出社会主义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