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古典名著人物知多少.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部古典名著人物知多少.doc

三部古典名著人物知多少.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写作——读书笔记叙述叙述是把人和事物的活动和变化表达出来。叙述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叙述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倒叙是改变时间顺序,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情节提到前边叙述。采用倒叙的方法,一、为了突出事件的结局或重要情节,更鲜明地表达中心思想;二、为了在文章开头造成悬念,吸引读者,有的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结构有变化,叙事有波澜。有时这两点同时具备,有时只实现了其中的一个目的。描写描写是用生动的语言,把人、景、物的状态具体描绘出来。写景要从景物的形状、颜色、状态(动、静等)、声音等方面具体描写。观察景物,要兼顾的动态和静态。描写景物的静态,要写出景物的位置、形状、大小、色彩等;描写景物的动态,要写出景物在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写到两种事物,可以单起单承,也可以双起分承。单起单承是说完一种事物,再说另一种事物;双起分承指同时提出两种事物,然后分别承接,两种写法各有所长,单起单承容易理解,双起分承则可以加强两种事物间的对比和联系。如: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人称第一人称:就是作者用当事人或见证人的口气叙事,叙述的是“我”的经历和见闻。用第一人称写作,第一、象作者面对读者讲述自己的经历,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真实。第二、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的事,用“我”贯穿起来。第三、便于直接抒情、议论。但是第一人称也有它的局限,就是不能写我见闻以外的事,不能直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第三人称:就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称文章中的人物为“他”)进行叙事。三部古典名著人物知多少《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有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它176人。《水浒传》中有名有姓的人物577人,有姓无名的99人,有名无姓的9人,书中提到的未出现的102人,全书共写了787个人物。《红楼梦》,根据上海师范学校徐恭时先生的统计,共写了975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732人,无有称谓的243人,《红楼梦》全书起于梦,结于梦,梦中梦、大小梦共写了32个,毫不雷同,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论语》读书笔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学习,“远”不一定指空间远,也包含有时间相隔远。朋友者知己也,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怨天尤人”含于“愠”中。这三句说: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陈眉公:“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商场(赌场),老年人的坟场。“弟”包含了对兄弟、姊妹,一直到朋友伸展到社会的友情。有子名有若,孔子的学生,字子有,少孔子四十三岁。一个人有真性情,就不会犯上作乱,不好犯上作乱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人有分寸,有限度。学问之道在自己作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上、内心的修养上。子曰:巧言令色鲜于仁。有些人很会盖,讲仁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象委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生性鲁拙,但不笨,后嫡传孔门道统。《大学》、《中庸》都是《礼记》中的篇章,到宋代就把它们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朱熹认为《大学》中“经”的内容是曾参记述孔子的话;“传”是曾参门人记述曾参的话,但无明确根据。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来考察自己:一、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二、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能兑现吗?三、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实践了没有?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很难的。人皆有一念心,一念心善,则与人善,与己善;一念心恶,则与人恶,与己恶。人皆有一社会影响范围,小则影响一人,大则影响一国,甚至整个世界;短则影响一时,长则影响一世,甚至千年万载。是故,人欲使自己的影响力大,则须修与之相匹的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