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险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应急避险救援预案.doc

应急避险救援预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应急避险目的:1、为进一步加强项目部营区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在火灾、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等突发事件来临时,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项目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及项目部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导项目部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2、应急组织机构组成及其职责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赵伟杰副组长:张建伟成员:陈英年张志民李跃峰刘兰涛姬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疏散小组、通讯联络小组、预警小组、医疗救护小组、宣传教育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张志民应急疏散小组:组长:李跃峰预警小组:组长:刘兰涛医疗救护小组:组长:安娜宣传教育小组:组长:张建伟后勤保障小组:组长:肖志恒3、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防灾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协助组织实施、制定应急预案,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了解判断,协助组长确定应急方案,并按照预案进行疏散、救护、联络、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落实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组织制订各项应急预案的工作制度,督查应急预案的贯彻执行情况,协调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事宜;做好信息发布及舆论引导工作,宣传普及各类应急防护知识。应急疏散小组职责:负责人员紧急疏散及撤离秩序、安全管理,负责楼道、门口秩序,严防踩踏事故发生。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人数,并做好撤离后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情绪稳定。预警小组职责:负责报警,一旦发现或发生火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立即拉响警报,并立即向安全分管领导报告,同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险情。迅速采取措施切断电源、关闭煤气等易燃、易爆设施,防止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医疗救护小组职责:负责在发生突发事件过程中对伤员应急救护,及时与120取得联系,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伤员和情况。宣传教育小组职责: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火灾、自然灾害等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各单位对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火灾、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全体官兵的防灾意识和基本救护能力。后勤保障小组职责:认真做好各项应急物资保障,严格按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食物、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备战状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部队安全稳定。预防和预警4、危险源监控项目部相关部门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应急事件,营区周边进行认真的考察,要确定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周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及相应的监控的措施,可设计修建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监防设施。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应急事件,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做好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紧急疏散的信号及发布紧急疏散的信号有铃声和哨声两种。在铃声可以使用的情况下,采用铃声发布信号。在电源或铃声不能使用的情况下,采用哨声发布信号。紧急疏散信号由应急领导小组进行发布。紧急疏散在接到紧急疏散的信号发布后,疏散小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撤离,疏散小组可事先指定专人在发生险情是负责每个楼层、宿舍、班排的疏散工作。疏散人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按顺序进行疏散,可以以班、排为单位快速形成单列纵队,在疏散小组的指挥下迅速撤离到指定安全地点,切莫惊慌失措、快速奔跑,造成秩序混乱或踩踏事件发生。5、响应程序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相关部门要在按程序和时限报告的同时,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有效处置和控制事态扩大或升级。对经先期处置后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重大突发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统一指挥或指导相关的应急工作。应急结束火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应急领导小组批准,现场应急工作结束。信息发布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相关信息发布及舆论引导工作。6、后期处置要积极稳妥地进行善后处置工作。如:调拨救援物资、进行伤员救治、情绪安抚、生产重建、后勤保障、保险理赔等。对特别重大或重大的突发事件要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分析事故原因,弄清事情真相,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教育等。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广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