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
上传人:邻家****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无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由此可见分封制()A.使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B.初创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2.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种变化说明()A.等级制度逐渐消失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儒学思想产生影响D.官僚政治已经确立3.“苍梧”原为战国楚地,大致在今湘江上游一带。秦朝设苍梧郡,其方位在今湖南东部的湘、资二水流域,南以五岭为限。汉武帝时重置苍梧郡,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辖境则基本移至岭南地区。材料中“异地同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C.封建经济的渐趋恢复D.统一王朝疆域的北扩4.汉代察举制最初规定各郡国岁举二人。东汉和帝时改以人口为标准,郡国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后又规定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上述做法()A.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B.利于缩小各地区经济文化差距C.促进了民族交融D.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5.宋代朝廷对于地方状况的了解,除基层报至主管部门有据可查的账籍及印历外,不少是自监司、台谏、特使等各类官员的巡行见闻中得来的,百姓中的传言、谣言是经常被搜集的对象。宋代这一做法()A.增强了监察机关的权威性B.推动了地方权力的相互制衡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6.宋代在殿试中实行眷录法,在考生考完后,要将试卷另外誊录副本,誉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誉录,不准随意篡改文意或增减字句,其誉录完后,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糊名,“送覆考官再定等”。这一做法()A.剥夺了贵族门阀子弟入仕特权B.杜绝了科举考场营私舞弊行为C.旨在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D.一定程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理念7.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A.强化专制集权B.巩固宗族团结C.稳定统治秩序D.维护社会和谐8.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为路、州、县三级,元朝为行省、路、府、州、县五级。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加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C.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D.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9.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省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历史上,我国地方行政建制曾多次进行改革。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10.唐宋时期,六部长官无权向皇帝直接奏事和发布皇帝命令。明代六部长官获得了直接上书皇帝并发布皇帝诏令的权力。这一变化表明明代()中枢决策发生异变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C.君主专制得到强化D.六部长官的权力迅速膨胀11.距今约5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据考古发现,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工,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A.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12.《诗经》云:“千耦其耘。”(集体劳作)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个体劳动)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A.土地私有制确立B.铁犁牛耕的运用C.赋税制的改革D.重农抑商政策13.有观点认为,古代中国“由于帝国军事——官僚政治体制所造成的病态消费极为膨胀,……促使手工业部门结构恶性‘浮肿’,纺织、陶瓷、酿酒、制茶、金银首饰以致造纸印刷等都病态地偏向政府官僚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