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_308.docx
上传人:佳宁****么啦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施方案_308.docx

实施方案_308.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篇1按照市政府《关于限期淘汰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黄标车的通知》(政办秘〔20xx〕130号)规定及管委会与市政府签订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现就我区黄标车治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一、治理范围:区属各单位的公务车辆。单位包括:管委会机关各部门(含重点局),空港建设办公室、高刘镇,出口加工区管理局,新港工业园及莲花、锦绣、芙蓉、海恒、临湖社区委,房产中心、人才中心、规划院,海恒集团、海恒股份、公用公司、公交公司。车辆包括:各单位纳入国资管理的所有车辆。二、治理内容(一)黄标车:排放标准低于国Ⅰ标准的汽油车、低于国Ⅲ标准的柴油车(因其贴的是黄色环保标志,因此称为黄标车)。(二)老旧车辆:按照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及我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使用年限达到8年或累计行驶里程满20万公里的车辆三、责任单位:区属各单位。此次清理工作由管委会办公室牵头、财政局(国资办)配,纪工委(督查组)负责对清理情况进行督查。四、具体措施:(一)对黄标车按如下方法治理:对黄标车一律实行淘汰,由车辆使用单位限期上缴国资办统一处置。(二)对老旧车辆按如下方法处置:1、对使用年限达13年,或累计行驶里程满50万公里的,由各单位将车辆上缴国资办进行统一处置。2、对使用年限达8年、未满13年或累计行驶里程满20万公里、未满50万公里的,各单位可本着自愿原则,将车辆上缴国资办统一处置。3、建立尾气排放不达标及老旧车辆淘汰长效机制。今后,各单位要加强车辆管理,实事求是进行车辆年审,对排放不达标且整改费用高的车辆要及时上缴国资办进行统一处置,严禁使用超标排放车辆;因年限延长、符第1、2条规定的`车辆,各单位需提请国资办及时对车辆进行处置。(三)时限规定。对黄标车及使用年限达13年或累计行驶里程满50万公里的车辆,各单位应于1月29日前上缴国资办进行处置,国资办同时将处置情况抄送管委会办公室备案。此次淘汰的车辆如属一般公务用车,原使用单位不得新购车辆。(四)工作纪律。限期淘汰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黄标车是市委、市政府为积极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加快推进雾霾天气治理、有效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而作出的的决策和部署,也是我区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必须严格按期完成。区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严格对照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对工作开展不力、敷衍搪塞的单位和人员,由纪工委(督查组)进行督查并进行问责。实施方案篇2为进一步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大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富裕和谐的理念,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确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本村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产业优势、改善村内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提升职工素质,加快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设施化发展进程。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行政村主导、党员群众主体的原则。行政村履行行政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教育和引导党员群众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充分调动党员主体积极性,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二)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本村实际情况,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的原则。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建设和局部改造相结合,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民俗型、旅游型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大队。(四)坚持整章建制、规范操作的原则。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意识,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政村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真正做到改善本村环境,提升党员群众素质。(五)坚持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科学编制行政村发展规划,统筹大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党员群众教育、行政村管理内容,实现我村可持续发展。三、任务目标(一)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建设。争取居民点中间道路的硬化,推进村村通道路建设。2、排水建设。清淤清沟,保证排水通畅,确保路面、路沟无积水。3、住房建设。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危改造步伐,加快移民新村建设,争取十年完成群众的整体搬迁。4、场所建设。修善办公室、阅览室、会议室、活动室和党员学习学校。(二)环境整治1、设固定垃圾场。行政村内设立固定垃圾堆放点,引导群众使用,保证垃圾池不是摆设,定期清运,做到住房周围、路边无垃圾。2、搞好五改四清。改造危房,消除主街道两侧猪圈和厕所,推广清洁能源灶,试点村实现无垃圾、无污泥、无粪便、夫柴草垛。3、健全环境管理制度。行政村设专人管理本村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三)民主管理方面1、建立民主管理机构。完善民主理事、民主理材、民主决策的民主管理机构和群众协会等自治组织。2、制村规定民约。完善民主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