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雨巷****轶丽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x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二、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鹬蚌相争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心旷神怡"."无计可施"."肌肠辘辘"."反唇相讥""轻而易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教学重点: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中国被分割成七个国家,知道是哪七个国家吗?对,这就是战国其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七国时期的故事.播放课件:鹬蚌相争的故事.你感觉这个故事有趣吗?,那我们就一起学习25鹬蚌相争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理清课文的只要内容.2.沟划优美的语句多读几遍,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三.精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环境怎么样?2.了解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朗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出河蚌的生气,鹬鸟的后悔.3.了解故事的发展情况.思考: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分角色朗读4.了解故事的结果.鹬蚌相争,结果怎么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联系生活,升华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鹬蚌相争的现象吗?你想对这样的人说什么?五.作业六.板书设计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2、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3、诵读古文,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积累语言。2、整体感知内容。教学难点:1、读准字音:曝、雨、夹、即。会写本课出现的生字。2、正确理解“方、曝、箝、雨、得、禽”的意思,为正确理解古文意思奠定基础。教学方式:激趣——自学——交流——诵读——拓展——实践。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点燃兴趣。(讲述赵王欲伐燕的历史故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时期,各个诸侯纷争形成了许多国家,其中有齐、楚、燕、韩、赵、魏、秦实力较为强大,称之为战国七雄。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强了。它总想一统天下,可一举吞并六国又不太可能,所以秦国只能等待机会。有一次,赵国和燕国闹了一点小矛盾,赵王为了出这口气,想出兵攻打燕国。燕王听说了,就委托当时著名的游说家苏代,去劝阻赵王出兵。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就使赵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居然能制止一场战争呢?大家粗略的浏览一下课文,说说课文给你什么初步印象?(1)全文只有59个字,就起了这么大的作用,制止了一场战争,真是一字千金、字字珠玑啊。(2)古文乍一看晦涩难懂,读起来也感觉拗口,可细研究起来你会深刻的感悟到他的精辟、内敛、精炼。你们想让老师讲给你们听坐享其成,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把这个故事读懂呢?只有拥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才能发掘出一片片未曾涉足的领域。二、激励自学,探究文意1、出示自学方法:(1)读文:多读几遍古文,直到读得通顺流畅为止。(2)质疑:有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向组内同学请教。(3)理解:联系上下文,参考译文,弄懂这个故事的意思。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吧!2、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三、展示成果,体验成功快乐1、检查朗读情况,适当指导。(正确、流利、停顿适当即可。)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索成果啊?谁敢第一个站起来读?评议:通顺、有感情、有没有读出古文的味道来。(一条一条逐步增加难度)个别读,个别读,个别读,后齐读。2.有谁把重点字的意思也弄明白了?谁能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除了讲这个字的意思,还要讲一讲它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方、曝、箝、雨、得、禽。)在字词理解方面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果还有问题,要注意把它放回语言环境中去感悟,去理解。3、讲故事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哪个同学能把这个故事简单明白地讲给大家听吗?(指出直译与意译。引导学生意译,感悟两者的直接与生动、传神。)4、归纳条理。后人从这个故事提炼出了一个成语,叫什么?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故事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情节的?争。为什么争?怎样争?争的结果如何?(师板书:渔翁得利。)5、明理。两千多年前,聪明的苏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