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月考反思历史月考反思(推荐)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月考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历史月考反思篇1高中历史命题组这次试卷从构思到命制,再从送进考场到出成绩,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又生了一个孩子——过程痛苦,但是收获很大。难道不是吗?孕育中的那份小心和仔细,面世后的那份希翼与憧憬,接受考验时的那份紧张和煎熬,出结果后的那份轻松和喜悦,这与生孩子的感觉是何曾相似,更重要的是,都是原创!下面,我就试卷的命制过程、学生的考试效果和反应、以及对以后的反思与改进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过程命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很多功夫在试题之外。因此我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就苦练基本功。在准备阶段,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对新课标和考纲进行研究。熟悉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明确考试范围,以及学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确了这些要求,对命制的试题考查哪些能力,要贯彻怎样的命题意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做到熟练地驾驭教材。一是在宏观层面对整个高中历史教材体系熟练地把握,二是在微观层面加以深刻地理解,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并做适当的延伸和拓展。这样对整个学科知识的掌握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调动知识时,就能做到统筹兼顾,游刃有余。3、加强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以使命制出来的试卷形似高考,甚至神似高考。从内容到形式与高考试题越接近,学生的应试能力就越能够得到提高。4、积累素材,厚积薄发。我们在教学中,尽力做一个有心人,把学生的问题、自己的思考、平日的阅读、有价值的新闻等等素材都积累起来,以便在出题时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比如第25题材料分析题,是吕轻舟老师出的,他的材料就是来自于自己在网站上的阅读。准备阶段以后,真正进入到命题组题阶段,我们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所做的基本工作如下:1、明确考试范围,大致确定各章节知识点的考查比重。这样就确定了试卷的大框架,做到统筹兼顾。2、控制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注意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的比例结构。这次我们试卷在命制前,遵照教科室的指示,难度要在文综各科中稍大,所以我们把难度系数确定在0、65——0、7之间,基本构思是选择题要难一点,考查学生的能力,材料题稍微容易点,防止学生出现无法动笔的现象。3、在具体命制试题时,我们首先确定考查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利用大量的时间去搜寻阅读筛选材料,力求做到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但又不刻意追求偏难怪为难学生。而且,每一则材料,我们都力求是真实并科学的,绝对不会为了考这个知识点而信口开河,自编材料。为此,对每一个试题我们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比如,选择题第4题,是考查罗马法的时间及内容等知识,我在浩瀚的相关材料中,搜寻到了关于罗马法涉及过错罪的一个实例,问题设计出来后,又怕由于自己对这个知识不够了解,从而使题目出现知识性的漏洞,然后又几乎将罗马法所有关于过错罪的文献阅读了一遍,确保其知识的准确后才敢放心。光这一个选择题,我几乎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去阅读相关资料。4、对每一道成形的试题都反复推敲,不断修正和调整。这道试题有没有知识性的错误,是否符合课改精神;是否有利于高考导向;是否有合适的难度和区分度;还有语言是否准确,都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进行修正。有时候花了一天两天时间才出出来的一道题目,也会被自己毫不留情地完全换掉。完了还要请黄河明主任和李勇老师帮我们鉴定,他们通过了我们才敢通过。所以当这张试卷真正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和我们的初稿比起来,已经是面目全非,我们已经不知道修改了多少遍了。5、注意试卷的美观。人要“内外兼修”,试卷也是。我们花费了那么多精力创造出来的这份试卷,不管内容我们是多么满意,如果在排版和印制上马虎出错,粗制滥造,给学生感觉像份假冒伪劣的山寨版产品,肯定会打消他们做题思考的积极性。所以,试题准备好后,最后一个环节,我们也不敢大意,给试卷做好美容工作,力求卷面整洁正规美观大方,让学生在高仿真的情境中完成历史考试。总之,命题过程之苦,所负压力之重,个中滋味,一言难尽。我相信经历过的老师,都会感同身受。这种过程,是痛苦的过程,但更是积累的过程。二、效果试卷进入考场,在考学生,同时也在考老师。尽管我们已经对试卷进行很细致的控制,并且请学科带头人黄主任和骨干老师李勇老师为我们把关,但是最终的检测者还是学生。他们的效果,他们的反应才是对这份试卷最终的评判。那么考试结果如何呢?总体情况如下:复读班平均分:72.4;实验班平均分:64.3;普通班平均分:49.8,全年级总平均分是66,这说明难度基本合理,区分度也比较高,达到了我们预定的目标。对文七班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调查人数:(44人)材料题得分率:25题:14.8分;26题:11.4分;27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