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状况研究2003-2010年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状况研究2003-2010年的开题报告.docx

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状况研究2003-2010年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状况研究2003-2010年的开题报告【摘要】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妇女参与就业的比例不断提高。本文基于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的就业数据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2003-2010年中国城镇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讨论了产业结构变化、教育等因素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女性就业率在这段时期内明显提高,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女性从事的职业也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同时,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对女性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关键词】女性就业、城镇化、产业结构、教育【引言】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妇女参与就业的比例也一直在提高。2003-2010年,这一时期中国城镇女性就业的人数、率和结构都经历了较大变化,这不仅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研究性别与劳动参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的就业数据等资料,探讨了城市女性就业的动态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正文】一、中国城镇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2003-2010年,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率由32.6%上升到40.7%,增长了8.1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城镇女性人数为6.73亿,其中就业人数为2.19亿;2010年城镇女性人数为6.92亿,其中就业人数为2.82亿。这表明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度明显提高,就业机会也有所增加。二、产业结构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在2003-2010年这段时期,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显著变化。传统的制造业逐渐减少,而服务业快速增长。这种变化对女性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城镇女性从事制造业的比例为22.6%,而从事服务业的比例为22.2%。2010年,城镇女性从事制造业的比例下降到14.5%,而从事服务业的比例上升到30.2%。这表明城镇女性从事的职业也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在服务业中,女性从事的职业主要有销售、服务和办公行政等。这些职业的特点是相对灵活,具有适应性强、薪资相对较高的特点。因此,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女性的就业机会也有所增加。三、教育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教育是影响女性就业的重要因素。在2003-2010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城镇女性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854万人,占总人数的14.5%;2010年,这一比例增加到26.2%,达到3991万人。这表明城镇女性的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女性的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数据,2010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就业率达到了67.6%,高于全体女性的平均就业率。【结论】本研究表明,2003-2010年这段时期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率明显提高,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成果。其中,产业结构的变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女性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从事的职业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教育的提高也对女性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女性就业的素质和竞争力。虽然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女性在职场上的歧视和性别差异仍然存在,女性在某些职业中的比例仍然较低。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打破性别歧视和改善女性就业环境,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中国城镇劳动力调查年鉴》2.《中国就业形势月度报告》3.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China.(2011).Chinastatisticalyearbook2011.4.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2015).HumanDevelopmentReport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