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边教书一边反思看了今天专家讨论的有关教学反思的视频,感受颇深。从事语文教学十余年,有曲有直,有起有伏,多数情况下是随着教改流,跟着别人走,自己在教学上到底有哪些感悟收获,有哪些遗憾不足?确实该静下心来好好盘点一下。一边教书,一边反思,反思我的教学。教学观最初的教学认为只要让我的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出成绩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就是只要我把课文、把题型研究深透、把握全面,把文章的精华、答题的方法技巧讲给学生,让学生记下来,拿这些东西就能解答试卷上的题目。回过头来反思当时的教学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忽略了它的人文性和育人功能。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得课堂气氛沉闷。随着教改的进行、新课程的实施,认识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协调互动的过程。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不能搞教师“一言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课堂上是有了活力与生机,也出现过不可预约的精彩。但伴随着不但翻新的课堂模式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课堂表面显得很活跃、很热闹,学生讨论、演讲、辩论、演课本剧等,争先恐后的发言,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不多;讨论的问题多数停留在表面上;很多时候只动口不动手,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训练不足。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我也有隐忧,担心这样的教学能否应对考试,毕竟学校的评价衡量标准是教学成绩;学生能不能应对高考,毕竟学生是要必须跨过高考这道坎。能否在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提高考试成绩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这是我现在摸索的方向。在提倡个性化教学的今天,总的感觉现在的教学是按髯帕皖碓谔琛薄?学生观听到多位老师说过“我们上学时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对老师简直是言听计从,无比尊重。现在的学生对老师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有时视老师的关心教育为与他过不去??”,我也有过这样的体会,感觉现在的学生叛逆性特别强,一旦教育方法方式不当,有的学生就会拿他的学习成绩来“报复”老师,甚至与老师为敌。过后反思,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师道尊严”已经不完全适合现在的教育了。老师必须放下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课堂上营造民主的氛围,关注学生学习上、性格上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交友情况,了解学生的需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要“因人施教”。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成长观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不会反思的老师教了一辈子书也只是一个教书匠,一个会反思了老师有可能成为教育家。教学中不断地反思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极其重要。于漪老师说的:“我上了一辈子的语文课,上了一辈子令人遗憾的语文课。”“我当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所说的遗憾和学习就是一种反思。如果不反思就没有遗憾。这个反思就是一辈子学做教师的生动的体现和诠释。语文老师的反思小的方面就是包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各个环节的安排、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细节处的推敲。大的方面包括一年的教学总结、几年形成的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总结与改进的方法、高中三年一轮教学下来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等。我反思的形式有时在备课本的“教学后记”栏记下“我的成功”“我的失误”“我的无奈”“我的精彩”“学生的精彩”“存在的问题”等50字左右的文字。有时写教学随笔、教学心得。几年下来,自己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一边反思,一边教书;一边教书,一边反思。反思着,耕耘者,快乐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