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精品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了解植物生长的向光性。2、学习根据问题猜测原因,培养幼儿勤观察,爱动脑思考的学习态度。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按照幼儿用书上的方式种植豆芽。材料准备:幼儿用书,每人一个小纸盒,1把剪刀。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教师出示豆芽:“小朋友们请看,老师手上的豆芽是从菜场买来的,请小朋友记住它的样子,等会儿老师要提问。”二、组织教学1、引发幼儿回忆豆芽的种植情况。教师:(1)上次我们观察了泡过水的豆子的变化吗?都有哪些变化?(大小、颜色、硬度)。(2)后来我们将豆子种在哪里了?我们现在把它拿出来看看吧。2、引导幼儿讨论豆子不一样的生长情况。(1)教师:现在豆子长成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豆子都发芽,长高了吗?它们和老师从菜场买来的豆芽一样吗?(2)教师鼓励幼儿猜测原因。教师:想一想我们的种植方法一样吗?怎么不一样?3、教师总结:教师:原来植物是需要阳光的.。因为我们将中间的豆芽全部盖在了一个小盒内,它见不到阳光,进行不了光合作用,所以长的很慢。而且植物是向着阳光的地方生长的,哪里有阳光它就往哪里生长,所以当我们将盒子的口向旁边(或向上)开时,叶子就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往旁边(或向上)生长。4、鼓励幼儿再次做植物生长试验,进行验证观察。(1)教师:这里有一个纸盒,请你先想一想你向让豆子往哪个方向长。然后动脑筋改造纸盒。(2)幼儿思考并动手改造纸盒。(3)教师在盒内铺好塑料袋,请幼儿自己把改造好的纸盒内铺卫生纸,浇水种植豆芽。活动反思:1、我在组织幼儿观看植物生长时,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在教育教学中,我作为引导者去引导幼儿幼儿学习而不是去包办。3、在活动中,我运用了符合幼儿实际年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教育。4、不足的是,在动手操作环节,我准备的操作材料有些不好操作,影响了操作时间。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倒计时的含义,对计算倒计时的方法产生兴趣。2、体会倒计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活动准备:相关图片若干、月历、笔。活动过程:一、模拟看红绿灯过马路1、导入:前几天老师在马路上拍了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哪里不一样?思考:人行红绿灯跳动的数字不一样和我们过马路有关系吗?2、模拟过马路(两名幼儿先后模拟过马路,其余幼儿倒着数)。3、说说各自的发现:这里的数字是倒数的,数字越来越小,时间越来越短……体会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时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时间越短,过马路越危险。有了倒计时,我们过马路就更加方便、安全了。4、绿灯上的数字是怎么变化的?(了解用倒着数的方法发现数字是由大到小表示时间由多到少的变化)二、寻找生活中的倒计时1、说说生活中的倒计时现象。2、教师依次出示照片,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倒计时现象。3、进一步发现在使用倒计时时,有的倒计时用“秒”(奥运会开幕式、火箭发射等),有的`倒计时用“分”(电扇、微波炉、电热毯),有的倒计时用“天”(世博会)。三、尝试计算倒计时1、激发幼儿计算倒计时的愿望:3月20号,我们要去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春游倒计时牌吧。思考:今天是几月几号?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还要找到哪个日期?2、交流采取计算倒计时的方法,如:顺着数;两个两个数;倒着数;春游的那天不算进去等。3、发现有了春游倒计时,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今天离春游还有11天,可以在这一段时间里为春游做准备。延伸:1、为最近的节日做倒计时牌。2、为离园做倒计时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活动目标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2、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3、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活动准备时钟、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活动过程1、认识时间老师出示时钟,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来看时间的)你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9点)你怎么知道的?(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9,就是9点整)如果长针和短针都指向12,是几点?(12点)小结:当长针指向12时,短针指向几,就是几点。2、感知时间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幼儿交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