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doc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案例学校名称:乌丹五中课程名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姓名:张国花教龄:19简介:本节课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限制的定律,而且实际现象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存在于普遍自然现象中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学习中能列举出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实例;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计算一些简单的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问题。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很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授课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主题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任课教师张国花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2授课日期2008.3教材分析分析: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教材首先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并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指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学生分析学生对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学习之后,初步知道了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可以相互转移并能够举例说明能量是怎样转化的,需要认识的是能量会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设计理念“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这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限制的定律,而且实际现象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存在于普遍自然现象中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列举出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实例;(2)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计算一些简单的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问题。3.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分析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很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内容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2.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关键问题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理解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提出问题──猜想──讨论──实验检验──得出结论教学准备幻灯、幻灯片,其内容是:1.反映电能、机械能、化学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实例插图。2.反映自然界各种形式能相互转化的实例插图。3.历史上有人设计的“永动机”插图。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分创设问题情境我们能否制造一个永远不需输入、而能不断向外输出能量的机器呢?让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思考达到一定的深度。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自主阅读合作交流18分创设对话情境阅读文本中的想想做做,结合生活实际,探究文中的四种情况发生了哪些能量的转化。科学的组织对话启发并激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共同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小组评价问题生成10分创设观察情境观察文中小球的频闪照片,,你认为减少的机械能哪里去了?指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小球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问题引领引发思考8分创设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情境指导和点播深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明确转化和转移的区别问题训练全面评价21分创设评价情境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教师引导做训练单课外拓展阅读“科学世界”板书设计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明确了自然界中的能量不可能人为创造和凭空消失,它要遵循守恒定律,靠制造永动机一劳永逸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也教育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要努力必然会有收获。专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