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docx

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一剪梅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词牌名一剪梅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一剪梅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如《一剪梅·温州》:“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攘往熙来富贵商,天上机航,水上舟航。王孙到此也牵肠,欲把他乡,落作家乡。”(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来源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定格】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用法《词谱》以周邦彦、吴文英词为正体。周词为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即起句、第三句和结句用韵。梦窗词为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即起句,三、四句和结句用韵。另一体为每句用韵,如蒋捷、张炎词。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两体。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故事其实以前每次看见‘一剪梅’这三个字的时候,总让人想起费玉清演唱的那首抒情歌曲《一剪梅》的。可是后来听了安雯的《月满西楼》后,我更喜欢这样的曲调了,因为歌词正是李清照的词,而且曲子很伤感,所以就特别喜欢。既然说到这个关于梅的词牌,那么我不得不说一说梅花了。因为我们学习的是不仅是诗词的有关知识,也要懂得更多的其它的知识。梅花又称春梅,红梅,多在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品种可达300多种。(值得注意的是,梅花和腊梅是两种完全没有关系的植物的。腊梅最高仅三米,且花为黄色)梅花原产我国,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文字记载的是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而考古发现得出的是在7000年以上。湖北黄梅还有株一千六百多年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开花,真是令人吃惊!梅花又是“岁寒三友”之一,被誉为“花魁”,可见梅花独特的魅力.《诗经。周南》写有“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说的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梅子都落地纷纷了,树上还留有七成,有心追求我的小伙子啊,请不要耽误良辰。这是一首多么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啊。以梅来抒情,这恐怕是关于梅最早的抒情句子了。梅花因为代表的是坚强和高贵,它给人的感染力极强。正是因为这一种民族的精神,所以被历代文人用来吟诗填词,真是举不胜举的,我也就不多说了。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到了宋代,艺梅技艺已是兴盛时期。怎么词和梅花到了宋代都是繁荣一片的啊?可见宋代真是个文人汇集,万紫千红的时代。可惜的是,同样是个风雨飘摇,家破国亡的时期。了解了梅花的一些知识,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宋人那么痴迷梅花了吧?那么我们下面该说说词牌的'来历了。(北宋)周邦彦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六丑》等。他的词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他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著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词学专家公认的“宋词四大家”之一。其中还有苏轼,辛弃疾,姜夔,位置仅次于苏轼,可见其地位。就是这一首词,取前三字为调名,《一剪梅》词牌从此产生而成。从词牌来看,是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关于它的曲调,已经不可能再听见了。但可以从他的这首词中不难看出它的缠绵委婉。说到这里,不禁有人会问,为什么他的词更容易创制词牌呢?元丰七年,他向神宗进献了长达7000字的《汴都赋》一文,从此声名鹊起的。以现在说的话来说,那就是他的成名曲。徽宗时,在大晟府任职。大晟府就是当时宫廷的管理音乐的一个机构,所以他专门在那里整理古乐,创制新调的。他的词多写男女恋情,羁旅闲愁,现存词200余篇。他的词和当时的苏轼是不同的发展方向的,从而影响到了其后的南宋词的两种方向。可见他们的影响力是多么的深远。其实周邦彦这个人,无论少年还是老年,他都经常和歌姬舞女在一起交往的,过着比较风流放浪的生活。《宋史》里说他“不为州里所重”,也就是说地方上的人大都鄙薄他的那种放荡行为吧!哎,为什么大都才子都是这样的呢?难怪有“风流”才子之说的。没想到他的词那么含蓄委婉,而行为却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