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篇1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4、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1、从文题《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的散文。2、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来描写鲁迅先生?(写出四个即可)3、其中上面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4、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二、合作研讨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三、展示讲解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四、小结: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练习案要求:限时8分钟,独立完成。1、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虔()诚紊()乱肋()膜噢()的一声抽屉()解剖()遭殃()踌躇()()喘()着窘()迫鉴()赏阖()2、识记作者。本文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等,她被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3、分析下面加点动词所表现的人物特征。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4、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选做题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回忆鲁迅先生》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了解萧红其人及与鲁迅的关系。(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4)学习作者选择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自读,梳理事件。(2)小组探究,分析人物特点。(3)品悟白描的描写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温和平易的性格和细腻的精神世界。(2)感受鲁迅克己爱人、奋斗不息的精神。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伟人的去世令许多人悲伤不已,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作家,她曾经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扶持,在万分悲痛中,她用清新、冷静的笔触勾勒了一位普通却又绝不普通的亦师亦友的.鲁迅先生。引入课文。预习准备:自读课文,学习课内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萧红其人及其作品,了解萧红与鲁迅的交往。课堂交流:教师检查预习,学生汇报学习所得。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2、师友互助教师提出合作要求:1、文章形式上以空行分段,文章讲到了哪些事,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2、作者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那个带着伟大光环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他的更多的身份,这篇文章中的鲁迅都有哪些身份?哪一个事件中的鲁迅是你喜欢的,说说自己的理解。3、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中的琐事,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探究学习。汇报、交流。参考小标题:笑,走路,谈穿着,公园的印象,看电影,纸烟,休息,工作,踢鬼,吃鱼丸,病中,海婴的自豪,明朝会,病好了,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鲁迅休息了。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捕捉选材的能力。3、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小结:1、全文写了这么多事件,是否杂乱?2、若要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你会仿照本文选一些小事例吗?学生自由发言。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回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回顾生字词,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回顾课文内容。2、分层提高教师提出探究要求:1、读一读“明朝会”,你能理解此刻的海婴吗?这段文字读来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这样?2、细读课文,还有哪些内容打动了你,说说自己的感受。3、你能想象鲁迅先生喜欢的画吗,为什么鲁迅就喜欢这幅木刻画呢?4、你还